•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
    糧食危機的根源究竟在哪?
    糧食危機的根源究竟在哪?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苑基榮 時間:2010-12-23 16:23

      近年來,有關糧食危機的消息時有耳聞,最近聯合國還發出世界糧食危機的警告。但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2010年世界谷物產量將比2009年增長1.2%,達22.8億噸,接近2008年的創紀錄水平。那么為什么聯合國還發出糧食危機警告呢?究其根源,世界糧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不均的根源就來自人們賦予并利用了糧食太多的屬性。

      第一,公共物品屬性。作為人類生存的基本經濟要素,糧食首要屬性是公共物品。

      第二,商品屬性。糧食本身就是世界貿易體系中重要商品。然而,在世界貿易體系的發展過程中,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貿易規則制定者的角色,通過自己雄厚的糧食產量和貿易量,制造了世界糧食體系的不公平,激化了世界糧食的供需矛盾。一方面,“自由貿易”導致糧食定價權向少數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轉移。長期以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國內以大量補貼等方式,以較低價格向世界糧食市場傾銷,扭曲市場價格,企圖打垮發展中國家糧食市場,讓這些國家形成依賴他們的糧食市場格局。目前,有2/3的發展中國家已經由糧食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另一方面,“自由貿易”還導致一些國家政府喪失糧食生產和貿易的主導權,世界糧食市場越來越被全球糧食企業寡頭所操控。在近30年中,它們操控了從選種、耕種面積、產量、儲存、運輸、定價等所有環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定價權。

      第三,金融屬性。目前糧食貿易越來越金融化,成為糧食壟斷企業和國際財團資本運作的一種方式。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下,一些發達國家推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導致國際資本投機炒作糧食期貨,甚至囤積現貨。為規避糧食漲價給下游企業帶來的損失,一些國際食品巨頭紛紛利用金融衍生品對沖風險。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就有這方面因素。

      第四,能源屬性。隨著全球能源緊缺,糧食也逐漸能源化,美國等國家不失時機地推出生物能源戰略,對全球糧食市場造成重大沖擊。2008年4月,世界銀行的一項評估報告認為,生物燃料應該為糧食價格上漲承擔一半以上責任。

      第五,政治和外交屬性。美國前農業部長厄爾·布茨在1974年某一期的《時代》雜志上這樣說過:“糧食是一種手段,它在美國外交談判中是一種武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糧食援助和貿易中附加各種條件,影響世界糧食市場的例子舉不勝舉。

      糧食是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最基本要素,幾千年來其屬性基本固定在公共物品和商品上,其間也為政治和外交屬性所累,但對世界糧食市場沖擊不具規模和連貫性。而今,金融和能源屬性的日益強化,對糧食市場的沖擊不可小覷。

    ?

    ?

    相關鏈接

    農業部長:“十二五”期間把保障糧食安全作首要任務
    "誰來養活中國"的答卷:堅守13億人糧食安全生命線
    四川青川糧食局長割腕自殺 遺書稱工作壓力過大
    今年全國糧食總產10928億斤 連續第七年增產
    臺州一村規定:上訪未經許可 扣糧食補貼款10年
    網友:告訴大家糧食漲價真實原因
    家在農村的我告訴大家糧食漲價真實原因
    糧食正淪為資本盛宴開胃大菜 美國狂印美鈔致我控通脹難度增大
    多國政府發警告 明年糧食或短缺

    ?

    (編輯:黃尉)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