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610點反彈以來,滬深股指上漲幅度分別約為6%和8%,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指數上漲幅度更是超過10%。這一幅度已修正前期過差預期。在通脹筑頂延長的背景下,三季度,國內貨幣政策將進入觀察期,前期低點應是底部,但從目前內外部條件看,“V”型反轉還不明朗。
今年的宏觀環境和市場走勢均與去年頗有相似之處。比如,年初經濟形勢較好但對應小周期頂點、二季度歐債危機深化同時國內開始去庫存、資金利率承壓后公開市場連續八周凈投放。從市場走勢看,今年二季度與去年二季度同樣均經歷一輪快速大幅下跌,“V”型走勢的左半部分已趨于一致。目前的問題是,今年下半年還會不會像去年下半年一樣凌厲上攻,復制“V”型走勢的右側。
由于銀行等權重公司仍保持業績增長,可以確定的是,剛剛經歷的2610點構成階段性底部。當然,這其中隱含的最大假設是,銀行壞賬風險可控而且不會快速釋放,否則底部將不再扎實,而是“一戳就扁”甚至“一戳就破”。
但是,市場迅速迎來反轉的難度不小。去年下半年的大幅反彈,前有凈投放和寬財政,后有美聯儲再度推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基于內部和外部流動性向上帶來的估值推動。與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影響股市的宏觀因素卻是“形似而神不似”。
首先,通脹位置不同。去年6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僅為2.9%,通脹壓力相對不大。今年6月這個數據已突破6%,未來兩個月仍將保持高位。包含消費品、工業品和房地產價格的廣義通脹已筑頂,但筑頂時間或長于預期,三季度末之前,難有顯著下降。
其次,資金價格更高。無論是數量手段還是價格手段,連續調控使資金利率居高不下。去年年中,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3個月品種僅為2%-3%,今年6月底創下6.46%的歷史高位。前瞻地看,通脹高位徘徊、下半年到期量較少和存款準備金率累積效應,都使資金價格難以快速回落。
最后,美國再次推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不再輕松。今年6月,美國CPI和核心CPI攀升至3.6%和1.6%,歐元區分別為2.7%和1.6%。美國聯合國際能源機構(IEA)釋放6000萬桶原油庫存,證明通脹對美國經濟復蘇和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造成困擾。在通脹上行期間撒錢,無疑是火上澆油,幻想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出臺的投資者必須認識到,如果說QE1是救命藥,QE2是療效一般的保健藥,那么,QE3很可能是毒藥。如果QE3推出,被毒到的將不僅僅是新興市場,發達市場也在所難免。
盡管估值已合理、政策或從紅燈轉向黃燈,但市場仍在尋找資金底,三季度末之前,恐怕難以看到真正的流動性向上拐點。市場將保持弱勢震蕩格局。中小盤股票可能難以出現系統性機會,分化將成為必然。(叢榕)
?
???相關新聞
?
四因素導致A股下跌 地產板塊成為弱市亮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