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北戴河療養院
數億補貼花在哪兒?
入不敷出的療養賬
為了增加營收,到了冬季,療養院留下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包餃子,然后速凍起來送到上級單位,以此獲得一點收入。
從屬于國家水利部、已經進行公司化運作的北戴河新華假日酒店,是中央國家機關療養院中經營得較好的一家,也是冬季沒有關門的療養院之一。其副總經理蘇海峰向記者透露,在5月之前、10月之后的淡季,酒店要凈虧400多萬。
“我們還想冬天關門呢!”蘇海峰略顯無奈地告訴記者,但一個擁有一百多間客房的四星級酒店,如果季節性停業,必然影響酒店的聲譽。
北戴河區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這么大的北戴河區,冬天無論是政府還是游客來了,不能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酒店冬季開業也是為北戴河區盡一份社會責任。”
從2009年開始,北戴河區政府鼓勵各個休療養單位和酒店冬季營業,對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的,將給予一定的獎勵。但即使這樣,2011年開門的療養院從去年的五家變為四家,從屬于國家發改委、去年冬季還營業的海濱花園大酒店,今年冬季也關門歇業了。
就算在冬天關門歇業,成本照樣如流水般消耗。
“冬季關門,我們的空調供暖也必須開著,否則樓板中的水管都會凍裂,來年維修的成本更高。”一家療養院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因此,即使在沒有人住的冬天,部分療養院也得產生不小的成本。一位療養院后勤工作人員測算,一個中等的療養院,如果水、電、燃氣供應,一個月大約需要30萬的成本。
由于大多建筑都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設,八九十年代重建,2000年前后翻新,到如今,很多建筑設施老舊,療養院設施的維修和保養成本在日益增加。
為了增加營收,一家療養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1月過后,基本上連少量的內部培訓、會務都沒有了,療養院留下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包餃子,然后速凍起來送到上級單位,將餃子作為單位的實物福利分發到各部門和下屬單位,以此獲得一點收入。
對于未來收益的增長,療養院的負責人并不樂觀。蘇海峰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在過去10年,北戴河區冬季無人的狀況并沒有發生改變,而療養院這些年來的運營狀況也沒有大的變化。一家療養院的院長更悲觀地表示,按照這樣的發展形勢,未來幾年也無法寄予多大希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