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波 43歲,湖南湘潭人,媒體人。
■ 對話動機
廖紅波個體監督政府的舉動,引發輿論關注。
8月21日,湖南寧鄉縣法院開庭審理廖紅波訴玉潭鎮政府不作為一案,駁回了廖紅波的訴訟請求。
今年3月起,湘潭人廖紅波向湖南長沙、湘潭等地十余個鎮政府申請公開“三公經費”信息,無一回復。廖紅波認為政府不作為,將數個鎮政府告上法庭。這些案子中廖紅波已敗訴3起。有3個鎮政府在法院立案后,公布了信息。廖紅波的舉動引來不同觀點。有基層官員認為他給政府找麻煩,也有聲音為公民監督政府叫好。□新京報記者孔璞 北京報道
【“策劃”】
十余鎮政府無一回復
新京報:怎么會想到向鎮政府申請公開“三公經費”?
廖紅波:是受到去年李勁松律師向國家多部委申請公開“三公經費”的啟示。他向國家各部委申請,我向基層鄉鎮申請,也有對比的意義。
新京報:你是以什么理由申請獲取信息的?
廖紅波:我提交的理由是,有朋友邀請我撰寫2012年《湖南小康年鑒》的一部分,需要參考資料。
新京報:這個理由得到回復了嗎?
廖紅波:完全沒有,沒有一個鎮政府給我回復。我向十余個鎮政府發了掛號信,本以為會有一兩個鎮政府提供材料,但一個也沒有。
新京報:你沒詢問過不回復的原因?
廖紅波:沒有,我已經發出了正式的申請,而且確認鎮政府簽收了,我沒必要再去問。如果他們不答復,我就起訴。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他們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答復”。
新京報:你從一開始就打算起訴鎮政府?
廖紅波:我當然有樂觀的估計,也有最壞的打算。
新京報:作為媒體人,“策劃”這樣的事件,不擔心有人說你炒作?
廖紅波:我并不是策劃“新聞”,一開始,我也沒打算報道此事,而是想通過這一系列申請和起訴,調研下中國基層信息公開的問題,并希望寫一份研究報告。
【回應】
“沒事干,干點啥不好”
新京報:你向十多個鎮政府提出申請后,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廖紅波:只有一個鎮的辦公室主任收到掛號信的第二天,給我打了個電話。他問我,“你寫這信是什么意思”。我說意思在申請書上已經寫得很明確了。他說“行吧”就掛了電話,再沒音訊。
新京報:那你起訴鎮政府后呢?
廖紅波:我起訴了5個(起訴6個鎮政府,1個未立案),有3個鎮政府在法院立案后向我提供了“三公信息”。湘潭縣易俗河鎮在立案第二天就把相關資料發給了我。
新京報:有沒有鎮政府私下和你溝通,或找人做你工作?
廖紅波:政府從沒和我溝通過。只有寧鄉縣一個法官做過我的工作,說灰湯鎮已經把信息提供給你了,不如撤訴吧。
新京報:在法庭上,鎮政府的態度如何?
廖紅波:有4個鎮政府是代理人到場。只有湘潭市某區的一個鎮政府是鎮長出庭。他抱怨說,如果人人都申請公開信息,那鎮政府別的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光回復大家的申請就忙不過來了。
新京報:你和鎮政府官員們交流過對此事的看法嗎?
廖紅波:沒交流過。能感覺到他們對我的無奈和冷漠。我聽到他們在庭下議論,“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這人沒事干,干點啥不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