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西路的通車讓市民到府城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樣。記者李漢仁/攝
海口網9月12日消息(記者 黎光)瓊臺書院、五公祠、繡衣坊、老城墻、鼓樓……提起瓊山,人們首先想到府城。提到府城,那一個個帶有歷史滄桑感的地名、榮譽,就在腦海里浮現。作為海南第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歷史文化名城的發源地,瓊山府城無疑有著輝煌的歷史。
金秋九月,當我們走進瓊山城鄉,看到的是更多的新工程、新氣象、新風貌,人們沒有滿足于過去的榮耀,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正成為新時代瓊山人民努力方向。秋天的收獲、百姓的快樂———古老而又年輕的瓊山在新時期煥發出無窮的魅力。
修葺家園 居民生活溫馨幸福
如今去府城的路線越來越多了,除原有的海府路、紅城湖路外,走濱江西路拐入新修建的高登東路、從椰海大道拐入新建的中山南路延長線都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幾年,瓊山完成府城中山北路等7條道路的改造,打通朱云路、高登東路,擴建濱江西路、建國一橫路、振興路,打破了府城交通堵塞的瓶頸;完成高登路、文莊路等6條路段的雨污水管網分流;經過街景立面改造,瓊州大道等8條道路煥然一新;237條小街小巷得到整治硬化,203條小巷亮起了路燈。
“道路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原來府城道路小、堵、斷的格局,打通了與多條城市主干道的聯系,盤活了整個片區交通。”瓊山區征收辦主任范章魁表示,2012年,瓊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列入區重點項目60個,計劃投資總額約680億元。
與此同時,結合舊城改造,瓊山區引進一批上檔次的住宅小區項目,改變老城區破、舊的落后面貌。得益于濱江新城起步區舊城改造,2013年,趙村、下趙、北沖、排譚、下坎、老村6個自然村的357戶、1220人將入住干凈、漂亮的安置小區,綠化率達40%,周邊新建的5條道路方便了安置居民的出行。同時,墨客村舊改序幕也已拉開,將把紅城湖一并整治成市民休閑場所。
此外,一些大項目也慕名而來。8月23日,在瓊山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機電燈飾城落戶瓊山區濱江西路。新開業的海南機電燈飾城目前共有206家商鋪。這些商戶原在中山路、博愛路等騎樓老街經營機電設備、燈飾電器超過20年。
9月4日,瓊洲文化風情街大門一塊牌子上寫著“開業倒計時14天”,一些商鋪正在緊張裝修。風情街位于濱江西路老鐵橋旁,是集旅游、休閑、餐飲、購物、學術與文化傳承、研究于一體的文化主題綜合景區。由30座獨具特色的展館構成,分為海南旅游商品展示區、東盟旅游商品展示區及國際風味餐飲休閑區三個功能區。
瓊山城區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大馬路、大項目的規模中,也體現在以民為本、重視民生的細枝末節中。這增強了瓊山的幸福感,讓府城這個古老的城區像家園一樣溫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