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紀力的父親就擅長嗩吶吹奏,密云一帶村民每每辦紅白喜事,有請必到。“父親嗩吶吹得倍兒好,長時間不換氣,尤其是吹百鳥朝鳳,那叫一個歡實。”
盡管經(jīng)常看到父親吹嗩吶,但朱紀力并沒機會學。“正趕上‘文革’,吹嗩吶被列為‘四舊’禁止”。
直到10多年前,閑暇時,當電工的朱紀力拿起了嗩吶,偶爾,他會把自己關在配電室里,學習吹奏。
3年前,退休的他聯(lián)合密云縣城周邊村子另外7位老人,組成一個“樂隊”。“大家都六十來歲,笙、簫、鑼、鼓……聚在一起演奏,為去世的老人送一程。”
朱紀力宛若“明星”,被密云及毗鄰的河北周邊縣城辦白事兒的人家邀請,吹奏哀樂。幾個老哥們學了《蘇武牧羊》、《父親》、《母親》等七八首樂曲,也掐頭去尾,篩選電視劇《籬笆女人與狗》中悲哀的一節(jié)渲染氣氛。“河北一些地方的風俗是希望樂曲越悲越好,北京這邊的則講究熱鬧。”
朱紀力記得,父親演奏的時候,往家背糧食。“現(xiàn)在不興給糧食了,給錢,不過我們幾個老頭子不在乎錢,一個人吹奏一兩天,一百來塊錢就夠了。”遇到家里窮的村民,朱紀力干脆不要錢了。
有的老人生前會主動叮囑朱紀力,死的時候你得吹吹送一程。“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我還能說啥。得給人家吹。好好吹。”
朱紀力并不認為自己吹得好,但是,“這活兒得傳承。”
一曲《蘇武牧羊》后,朱紀力用皴裂的大手摩挲著古銅色的嗩吶,“我們這些老哥們還能吹幾年?能吹幾年是幾年吧。”
說話間,三歲的小孫子走過來,吵著湊近爺爺。
“我有三個孫子,希望其中一個能接下我這手藝。”朱紀力說,兩個兒子都愛玩電腦,“不熱乎嗩吶這玩意”,他只好將希望寄托在孫子身上。
余暉打在嗩吶上,音樂悠揚又哀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