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改增”的成效看: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完善了稅制,這是最基本的一條;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包括服務業的發展、制造業的升級,這是最關鍵的一條;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和百姓就業,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經濟學有一個理論,企業減稅,成本就降低,就業就擴大,收入就增加。專家做過測算,上海因為“營改增”的這一因素,經濟增長了0.6%左右,增加就業14萬人。
總之,我想“營改增”的意義不只是我說的這些,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李克強總理強調的,改革是最大的紅利,制度創新是紅利的源泉。就是讓利益相關方能夠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成果,所以我們對“營改增”進一步擴圍的順利實施和取得成效是有堅定信心的。
從地區試點到分行業向全國推開,改革路徑更加優化
樓繼偉: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都有一個特點,分支機構多、系統復雜、覆蓋全國,所以地區試點時沒有納入進來。今年8月,“營改增”的“1+6”行業將在全國范圍推開,這將為鐵路運輸、郵電通信這種大系統型的服務業納入改革提供經驗、創造條件。
把這兩個行業納入“營改增”,主要是考慮鐵路是交通運輸的一部分,其他運輸方式“營改增”后進入了抵扣鏈條,對鐵路也應該在稅制上公平對待。而且,制造業依靠于鐵路運輸比較多,對它們的影響較大。把郵電通信納入試點,是考慮郵電通信覆蓋面廣,幾乎所有行業都要使用,有利于增加抵扣,為企業減負。
目前,財政部與稅務總局正在盡快制定方案,完成相關準備工作,爭取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將兩個行業的“營改增”在全國推開。
企業增負是陣痛,試點地區增負企業數量和稅額逐步下降,對企業長遠發展有利
王軍:從各地試點情況看,到今年2月底企業減負超過550億元。隨著試點的推進,增負企業的數量和稅額都呈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
樓繼偉:交通運輸業的一些企業開始時是增負的,后來為什么會逐步好轉了?就是因為改革后一些企業就開始往現代經營方式轉變,開始時很多都是單車承包、自己加油,后來變成了單位統一結算,統一到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地方領卡加油,加強了管理,公司得到了抵扣,稅負就降下來了。
王軍:企業增負是陣痛,給它們奠定好的發展基礎才是關鍵。上海9.2%的企業增負面中,有六成以上的企業每月負擔增加僅1000—2000元。如果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這兩個行業推開試點,再加上“1+6”試點擴大到全國,可抵扣范圍擴大,這些企業的增負程度將會下降,甚至減負。
樓繼偉:很多問題都是試點中的問題,長期看都是可以得到解決的。比如,“營改增”后企業進項稅可以抵扣了,但如果一個企業改革前剛剛更新完設備,改革初期抵扣較少。今后隨著經營的發展,更多新設備的更新,改革面的擴大,抵扣范圍的擴大,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王軍: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我們還有政策兜底,各省財政都對稅負增加比較多的企業給予臨時性扶持政策。到今年2月底,北京市已有206戶企業申請,北京財稅部門已經核定了165戶,擬撥付資金1700萬元解決這些企業的增負問題。
落實“營改增”,稅務部門細化35項操作,對非試點地區進行“對口支援”
王軍:“營改增”試點向全國推開,對各級稅務部門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目前,國家稅務總局已經制定了一個總體的工作方案,共分為三個階段和35項任務。通過層層分解、強化措施、加強領導,力爭把這項工作做細、做周密、做完備。
具體措施包括,讓9省市搞過試點的國稅地稅部門,“對口支援”即將開展試點的22個省份,為這些地區的稅務部門傳授經驗,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營改增”給納稅人可能帶來的不必要負擔。同時,加大防范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今年下半年,我們會連同公安部、財政部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虛開虛抵增值稅發票和服務業出口騙稅違法行為,來確保這項改革的順利推進,把稅收征管風險降到最低。
小微企業中大部分是個體戶,在此請廣大個體戶放心,在“營改增”地稅向國稅交接的過程中,核定征收的個體戶稅收一律不變,而且如果今年內生產經營規模沒有明顯增加,納稅定額也一律不調整。
營業稅取消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理順中央和地方財稅關系是重要課題
樓繼偉: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進,作為地方主要稅種之一的營業稅取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理順中央和地方財稅關系是一個重要課題。
“營改增”之前,原來營業稅收入歸地方政府;增值稅收入是75%歸中央,25%歸地方?!盃I改增”試點后,原來屬于營業稅的收入仍歸地方,原增值稅中央與地方的分成比例不變。但這只能是過渡時期的一個臨時政策,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分配如何劃定,如果只是調整分成比例那未免過于簡單化,這其中要研究的問題很多。目前,我們要堅決穩妥地推進“營改增”在全國范圍的推開,并積極審慎地研究建立新的地方稅體系,設定好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責任。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