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的中指骨,是此間榮耀的來源。1987年,舍利從這座有著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寺中出土,名震天下。
2009年3月20日,法門寺僧眾推倒了景區修建的圍墻。
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下稱法門寺集團)的銀行賬戶,是上述巨款的最終去處。法門寺集團的背后,是陜西建立“世界佛都”的巨大夢想(盡管“佛都”的提法即使在佛學界也有巨大爭議)。在這個夢想中,這里將成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繼兵馬俑之后的第二張名片”。這個夢想由陜西省方面提出,落在西安曲江系的肩上,由法門寺所提供的佛指舍利作為核心驅動。
在這場雄心勃勃的旅程中,地方政府、曲江新區背景的法門寺集團、法門寺三者被捆綁在一起,宛若一場三人四足的游戲。
平日的景區經幡飄飄,香火繚繞,頗為寧靜悠遠。很難想象的是,自2009年5月9日開園后,4年時間過去了,那個宏偉計劃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參與游戲的三方在出發不久后就摔倒在地,在法的門前扭作一團。
勸募與回扣
景區所有人工作人員的收入都和勸募回扣掛鉤,包括臨時工。回扣點從0.5%到7%不等。
從西安西去120公里,即可抵達傳說中的“佛都”,陜西法門寺景區。景區布局宛若一條魚骨:穿過山門,是一條長達1.2公里長的“佛光大道”,大道旁有普賢、文殊、觀音等十尊菩薩的塑像,盡頭是高聳入云的合十舍利塔。它高達148米,有著明顯的菱形幾何結構。
西安大慈恩寺方丈、西安佛教協會會長增勤笑談:這座耗資巨大的舍利塔卻被網評為2012年十大最丑建筑中的第一名。
景區結構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遠的寓意:佛光、般若、菩提、圓融四重山門象征著此岸與現世,舍利塔象征著彼岸與佛國,連接兩處的佛光大道及周圍的菩薩,則象征著輪回時所需經歷的“五時判教”。
從走進法門寺景區的大門開始,羅漢、菩薩與佛的身影無處不在。而每一尊羅漢、菩薩或佛的身前,都擺著一個碩大的功德箱,每一個功德箱上,都寫著“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字樣,投進這些功德箱的香火錢,最終都會匯集進入法門寺集團的“資金流入”。
2013年4月24日,南方周末記者走進法門寺景區,粗略清點功德箱計21個。在法門寺慈善基金會2013年的“2013年主要考核指標與目標任務”中,景區功德箱的“目標任務”被定在800萬元,是2011年法門寺景區經營性利潤的兩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