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舌頭和拳頭
在這次打擊網絡謠言的行動中,各地政府旗幟鮮明,敢于“亮劍”,有效地遏制了互聯網上的惡意謠言和極端言論,但基層執法也出現了某些偏差:網友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報錯,被警方以造謠為由拘留。這邊安徽碭山縣公安局剛剛道歉放人,那邊湖北武當山公安局卻再次出警抓人。
河北清河縣女網友發帖:“聽說婁莊發生命案了,有誰知道真相嗎?”即被行政拘留5日。
網友請求公布水質檢測報告,湖北建始縣水利水產局網上強勢回復:近期將有“全面真實的報道”,若有人故意歪曲事實,“網絡上的‘秦火火’將是最生動的教訓”。
最大的爭議發生在甘肅張家川,在一男子非正常死亡后,一名16歲的初中生上網質疑死亡案有內情,帖文轉載500次以上,以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拘。
雖然警方后來解釋說,抓人是因為涉嫌煽動游行,但媒體報道稱游行是死者家屬自愿發動,與初中生無關。在輿論的壓力下,警方撤案放人。對于這起“轉發超過500次”而刑事拘留“造謠者”的第一案,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光明網發聲:執法能否做到不玩忽、不構陷、不隨意擴大適用法條的外延、不利用法律作為維穩工具? 1400萬粉絲的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懇切陳詞:“孩子尚年幼,人生路還長,個案非孤案,寬嚴當有度。”
云南省人民檢察院的官方微博建議:在打擊網絡謠言與保護網絡自由之間,應該掌握好一個平衡點,不要從一個極端陷入另一個極端。
這里有個要害問題,就是公權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處理好作為治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打擊網絡謠言,不枉不縱,不私不盲,保障公民正當的意見表達和輿論監督,謹防輿論監控技術流入基層政府,被有些素質不高的地方官員用來打壓異己,那樣只會遮蔽矛盾,增加社會壓力。
希望網民帖文不要煽動仇官仇富反體制,也希望互聯網治理不要加劇官民猜忌對峙,而是取信于民讓人心回暖。
在運動式的強力整頓后,還需要建立互聯網治理的長效機制,把打擊網絡謠言的行動納入法制和社會建設的日常軌道:
——對于網上的雜音,分清娛樂(審美趣味)、道德和法律3個層面,分類處置,精細化管理。例如,你可以喜歡或不喜歡《小時代》和《甄嬛傳》,但政府既不宜用公權來取締,觀眾也不必因為《人民日報》連發3篇批評文章就視為政治打壓。上世紀80年代的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不喜歡朦朧詩,曾到廈門鼓浪嶼登門拜訪朦朧詩人舒婷,兩人在學術問題上發生了一些爭執,聲音很高,甚至“驚動了擔任警衛的當地公安局長”,交談無果而終。但舒婷事后說,“老人姿態很高,并沒有因為發生沖撞的火花,而像有的文化官員那樣,找作家創作上的麻煩。”
——對意識形態問題,多用意識形態的方法來解決。對于群眾的思想認識問題,多用舌頭少用拳頭。在中共尚未奪取政權的時候,惲代英辦《中國青年》,韜奮辦《生活》周刊,周恩來領導《新華日報》,團結青年階層、市民階層和民主黨派。成為執政黨后,宣傳鼓動這個看家本領不能刀槍入庫。遇到突發事件和敏感議題,不能只剩下封堵網絡帖文這一招。今天的“筆桿子”就是鼠標,我們要奪回“鼠標話語權”,前進到微博客、BBS和人人網,去喚起網民千百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公權強制和網絡社區自治并舉,互聯網治理需要剛柔并濟。當前采取法律強制,一舉解決互聯網管理多年的歷史欠賬。但互聯網作為網民自組織社區,離不開網民自律,提升媒介素養,還需要網上“意見領袖”增強社會責任感。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與十幾位網絡名人達成的“魯七條”,即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體現了對互聯網的一種柔性治理思路。
——“凈網”是不現實也是不科學的,互聯網本是通過信息的自由流動和意見對沖,動態還原事實真相。比“凈網”更關鍵的,是傳統媒體做好網絡信息和情緒的把關人。傳統媒體不可成為網絡帖文的印刷版。與人人皆可發微博、140字流彈滿天飛的局面相比,傳統媒體其實更適合深入挖掘事件真相,作出精準判斷,對一旦出錯損害職業聲譽有嚴格的行業自律。面臨互聯網越來越大的民意壓力,能否穩步放開傳統媒體,讓新聞專業精神成為互聯網紛亂信息的過濾器、國民心態的壓艙石,構建穩定、開放、包容、理性的多維公共輿論空間?善待、善管互聯網之外,善用互聯網,是一級政府更上層樓的功力和境界。
——學會跟不同群體對話交朋友,注意“分眾”傳播。當前出現了不同的社會群體,從海歸、海待到蟻族、北漂,甚至是散戶、“大媽”,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也各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不要一講宣傳就用新聞通稿包打天下。為不同社會群體量身定制小切口議程,與他們展開互動,切實提高新聞宣傳的針對性和輿論引導的有效性。
——搭建官民網絡互動直通車,一對一解決問題。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就是一個很好的網絡平臺創新,網民可以登陸留言板,直接給省市縣三級黨政一把手留言,表達訴求,同時又避免了微博客那樣的公共意見平臺的炒作。自2006年開通迄今,已經有51位省委書記或省長、400位地市級一把手、850多位縣委書記回復網友留言。
政務微博也日益重視私信功能,這樣能減少多少錢明奇、陳水總和冀中星的鋌而走險?
——主流意識形態的新聞宣傳,不僅要會打陣地戰,還要學會打游擊戰。借鑒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某些手法,利用論壇/BBS、帖吧、微博客、微信公共賬號、QQ群、微信朋友圈等,巧妙設置議題,進行信息發布和觀點引導。
——互聯網上的“國家隊”,能否打造“聯合艦隊”優勢?黨政機關已有約20萬家政務微博,還有約100家各級黨報和官方媒體的法人微博,但各自為政,極少互動。能否探索某種聯播機制,就一個時期內政策宣傳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實現話題聚焦、題材分享和角度差異化,各顯其能,進行有分有合的輿論引導?
今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全面規劃經濟和社會體制改革,打造未來十年的“中國經濟升級版”。善待、善管和善用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形成一個有活力、有理性的輿論場,一個有彈性、有法度的體制,是深化改革的基本保障。為政者兼聽則明,海納百川;治理者鎮暴抑邪,調和鼎鼐,治大國若烹小鮮。■
作者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