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大單的供應商“俄氣”
從冷戰時期就存在的巨無霸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北京—莫斯科連線報道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下稱“俄氣”),中俄天然氣談判10年來的俄方代表、未來30年內“世紀大單”的供應商,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連線莫斯科,為公眾掀開這個從冷戰時代就存在的巨無霸的神秘面紗。
“俄羅斯經濟的尖兵”、
“國中之國”
俄氣總部設在莫斯科,是在蘇聯天然氣工業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位中石油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俄氣作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領導者的地位,由蘇聯天然氣工業部改組繼承而來。蘇聯的天然氣工業始于1943年,并于1965年成立了天然氣工業部。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氣生產國之一。
俄氣網站資料顯示,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而俄氣2011年公布的儲量約占全俄儲量的78%,產量約占全俄產量的77%。
俄氣控制著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管道運輸網絡,獨家壟斷全俄天然氣出口經營權,甚至影響著俄天然氣工業政策從制定到執行的每一個環節。
俄氣不但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對內,它是天然氣行業的壟斷巨頭,是俄羅斯國內經濟的晴雨表;對外,它是具有壟斷力量的世界最大天然氣出口商,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被民眾稱為俄羅斯的“國中之國”。
作為世界天然氣市場的關鍵話語國,俄羅斯的作用是通過俄氣來實現的。俄氣是這個系統的唯一控制者和管理者。根據俄羅斯法律規定,獨立天然氣開采企業必須經過俄氣控制的統一系統進行運輸和銷售,并支付相應的運費。在進出口方面,俄羅斯國家杜馬則以立法的形式授予俄氣獨家經營權,強化了其壟斷地位。可以說,俄氣是俄羅斯的經濟巨人,被俄羅斯媒體稱為“俄羅斯經濟的尖兵”。
公司歷任領導中,
有一任總統、三任總理
作為俄羅斯國內經濟和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以及俄羅斯地緣政治外交的重要杠桿,俄氣的歷任領導人都聲名顯赫,可以說,它是俄羅斯明星政治家的搖籃和政府高官的培養基地。
在蘇聯時期,時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部部長切爾諾梅爾金,在部門改制時,從部長變為俄氣總經理,他后來還擔任過俄羅斯總理。
2000年,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被任命為俄氣董事長,他深受普京信任,后來在2005年受命兼任俄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并在2008年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又在2012年出任總理。
在梅德韋杰夫之后,俄氣董事長由前任總理、現任第一副總理祖布科夫兼任。
俄氣現任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為阿列克謝米勒,同樣來自于普京的圣彼得堡團隊。長著一張娃娃臉、性格溫和的米勒講話聲音很柔和,和天然氣大亨的形象非常不符合,接觸過他的西方政治家評價說:“米勒看上去很溫柔,但是對業務的事情非常熟悉。是普京班底里不善拋頭露面、只知埋頭苦干的‘圣彼得幫’官員。”
但是,米勒是不折不扣的、維護普京能源戰略的重要執行者。他2000年跟隨普京到莫斯科任能源部副部長,2001年出任俄氣首席執行官,并且從2002年兼任副董事長至今。米勒上任之初就解雇了一批鬧意見的高層雇員,以示懲罰。尤其在2004年9月14日,米勒領導下的俄氣正式兼并了俄羅斯石油公司,新公司成為俄羅斯乃至全世界的超級能源巨頭。兼并消息披露后,俄氣的股價一夜之間飆升15%。當時俄羅斯媒體評論稱:“這是俄羅斯歷史上繼尤科斯公司與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合并之后最大的一筆交易,也將是2004年俄經濟中最重要的事件。”
米勒現年僅52歲,前途充滿想象。
“方向——東方;方向——中國”
雖然長期以來俄氣以強硬姿態擴大世界天然氣市場份額,但是近年來因為其對價格的專橫和控制,受到來自歐亞多國的挑戰,行業壟斷地位在逐漸失去。
2010年3月日本福島核危機之后,俄氣希望借機擴大日本市場,但并不放寬對日合作條件;同時,在每次中俄天然氣談判之前高調宣傳俄日合作,以此牽制中方,企圖提高要價。雖然日俄合作已形成一定規模,但總量仍然有限,目前陷入僵局。
在中亞地區,俄氣曾經是豐富天然氣資源的唯一出口轉銷商,但近年來因為不滿俄氣的控制和價格,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都在積極尋找其他出口途徑,比如向東的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向南的伊朗和阿富汗管道,都在考慮之中或已經投入建設。俄羅斯政府不得不積極與中亞各資源國斡旋,俄氣也壓縮利潤空間,與各資源國達成“凈回價(net back)”收購協議,盡力減少或阻止中亞地區資源不經過俄羅斯直接抵達消費市場。
目前,隨著中亞一中國天然氣管道運能的擴大,俄羅斯在中國市場也失去先機。
在莫斯科從事能源貿易的王振漢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在價格方面,歐洲以外主要市場近年來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滑,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傳統上必須經俄羅斯出口的國家為實現經營自由和更高收益,逐漸尋求繞開俄羅斯的出口通道,這讓俄羅斯頗為頭疼。
之前,俄羅斯尤其是俄氣對亞太市場的具體策略是與政治關系相配合,將天然氣貿易作為重要籌碼,同時讓中國、日本和韓國相互牽制,形成競爭。但是中國已經與德國并列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最大消費國。而在天然氣西線完成之后中國將成為第一大消費國,這讓俄羅斯不得不和中國結盟,開始向東看。
在中俄完成令人震撼的世紀大單后,俄氣的官方網站上前所未有地出現一系列中國氣息:曾先后在其最顯眼的位置打上了藍色的漢字:“天然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許,正如米勒在該網站發布的新聞中所說的那樣 :“今天,俄氣的所有潛力都被調動起來。方向——東方;方向——中國。”
他們(曾經)是“俄氣”的老總
俄羅斯前總統、現任總理 梅德韋杰夫
俄羅斯前總理 切爾諾梅爾金
俄羅斯前總理、現任第一副總理 祖布科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