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中時點到來,“寶寶軍團”的資金開始回流到銀行理財產品。
昨日(6月5日),有銀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他和行內同事之前放入余額寶的資金,都贖了回來,并且重新買了銀行理財和其他貨幣基金。
“市場資金不緊,協議存款利率下降,余額寶等理財產品收益直線下滑。正趕上年中時點將至,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相比年內其他時段要高,所以,很多人將贖回來的資金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上述銀行人士坦言。
同時,一些大行猛發理財產品,臨近年中時點多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超6%,而寶寶們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跌破5%。上述銀行理財部人士表示,未來寶寶類產品定位目標是5萬以下的客戶,銀行也在申請將5萬門檻降低,這將進一步壓縮寶寶們的規模。
銀行理財發行規模擴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余額寶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多為逐利的年輕人,所以當寶寶們的收益率低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時,資金回流已經成為必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個別寶寶收益率維持在5%以上,其他都已經跌破5%,部分產品的收益率已經接近4%。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因年中時點即將到來,并未出現下滑。根據普益財富的數據顯示,上周59家銀行共發行了722款理財產品,產品發行量增加13款。上周發行的理財產品中,保本浮動和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共169款,市場占比為23.41%;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共533款,市場占比為76.59%。
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和收益率均有所回升。其中,1個月(含)以下期理財產品10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個月至3個月(含)期理財產品36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7%;3個月至6個月(含)期理財產品215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0%;6個月至1年(含)期理財產品11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51%;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1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59%。
同時,有些地方銀行的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已經突破7%。據不完全統計,6月5日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6.2%的在售理財產品共計13款。從預期年化收益率上看,重慶三峽銀行一款24個月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7%。
某銀行理財產品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寶寶產品主要的優勢是流動性高,并且沒有門檻限制,之前高收益吸引了很多投資者以較大筆的資金買入,隨著寶寶收益率下滑,5萬以上的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贖回,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從我們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可以看出,半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都可以做到6%,所以大額資金的客戶更愿意將資金拿出來投理財產品。但是,5萬以下的小額資金應該還會留在寶寶里。”
國元證券理財研究員盧羽佳表示,現在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相互替代的效應很強,理財資金留在寶寶產品的以年輕人居多,隨著寶寶收益率下滑,資金有所回流。
理財產品鎖定長期收益
盧羽佳認為,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會出現像去年那么高的情況,但隨著時點到來,銀行理財可以鎖定一定的期限,在季末,月末可以鎖定長期高收益產品。“季末寶寶類產品的收益也會提高點,但是過了季末想要保持高收益就很難。”
上述銀行理財部人士表示,寶寶類產品是套利產品,生命周期到了就會逐漸淡化,從長期來看,錢最終還是要回到銀行。此前,各銀行除了推出類寶寶產品堵截存款外,個別銀行還推出ATM取現的貨幣基金產品,中信銀行與信誠基金合作推出 “薪金寶”,渤海銀行與諾安基金推出“添金寶”,都表明貨幣基金現金化已倒逼銀行推出超級儲蓄賬戶,同時也對當下的寶寶們形成了真正的威脅。
理財師王峰建議,投資者可以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購買靈活一點的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將資金存入“寶寶類”貨幣基金中,作為過渡期投資。
亦有理財師建議首選中長期(6個月以上)理財產品以鎖定收益。“6月底是銀行年中大考,預計到時收益率會高一點。目前買個短期的產品或者銀行系的寶寶產品,到6月底再購買長期的產品。
上述銀行理財部人士表示,未來寶寶類產品定位目標客戶5萬以下客戶,銀行也在申請將5萬門檻降低,如果降低后將進一步壓縮寶寶產品規模。“之前寶寶收益率偏高,降到和普通貨幣基金收益率相仿就不會再降了,以后主要就維持這個態勢,寶寶以方便為主,銀行理財產品以收益為主。”
?
相關鏈接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上市公司做理財是放高利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