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又是一個重大實踐命題。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4年5月26日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5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解讀:政府與市場各司其職
一個發展成功的國家必然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再加上一個有為的政府。在傳統市場經濟體系下,政府和市場分別扮演著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手,前者主要提供發展環境、公共產品與服務,后者則主要進行資源配置。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就是要使二者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讓“兩只手”形成合力。
倘若政府管理職能太大,便會在無形中壓制市場的活力,而通過減少管制和審批,“小政府”則更會提升社會效率。調整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實際上是將政府權力向社會讓渡的放權運動,這就不可避免地觸及此前過大管理權之下的部門利益。在少數地方,此類部門利益甚至通過部門立法方式固化,因此變得愈加不可撼動。恰緣于此,也可預見此種放權改革將“觸及靈魂”。從這個角度來說,重塑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尤其需要頂層的制度糾偏,以及大力推進的改革勇氣。
改革未有窮期,中國還在路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讓經濟體制激發更大的市場活力,進而惠及到所有國民,在過往的改革中我們已多次踐行,此次不會例外。
網友熱議:
@石白菜:政府職能從管理向服務的轉變。
@秦曉:如果要讓市場起決定作用,前提應是一個好的市場,而不是扭曲的市場。
@陳志武:只要權力制衡機制運作不好、監督問責缺失,政府很難從市場退出。權力只要不受制約就會自我膨脹,這是權力天性,不因人種膚色或文化而不同。比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很好,但必須有相應體制支持,因為萬一權力硬壓制市場、要決定資源配置,被擠壓的市場找誰去說理?
@理論熱點面對面:讓市場這只手得到完全施展,讓政府這只手收放自如,政府與市場關系最終達到“琴瑟和鳴”的和諧之境。(中國經濟網馬璐)
相關鏈接:
港媒刊文稱贊習近平為中興領袖
習近平治國思路:強調憲法高于一切 用法治方式反腐
習近平將出席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