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實話”建言網絡空間法治化
聽民聲、聞民意,來自基層老百姓的感受更顯樸實和真切。幾位律師專家發言后,魯煒提議:“今天來了很多基層街道的居民,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趙繼亭是來自北京廣安東里社區的一位老大爺,他用一連串鮮活的語言表達了對網絡法治化的期待。“最反感的是黃色的,最無聊的是段子,最痛恨的是虛假信息,最反感的是彈出來的廣告窗口。”他說,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是全過程的監管,網絡安全的監管也應該是全過程的。
谷金玉和另一位同樣來自媽媽評審團的母親講述了對網絡情色、暴力等內容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憂慮。她們迫切希望能進一步加強對這方面的疏導,讓孩子們有一個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清朗空間。
媽媽們的顧慮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認可,對于青少年的網絡保護勢在必行。作家、文化評論人劉仰說,媒體同樣肩負對全民教育的功能,應把互聯網看成全民終身教育的一部分。
依法治網 更多汲取法律專家意見
“以前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現在是在網絡上‘沒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條狗’。實際上現在每個人都是赤裸裸,沒有隱私可言。”全國人大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一語道破當前網絡個人隱私保護堪憂的現狀。
楊合慶說,網絡是現實生活的延伸。在立法方面加強網絡的法治建設,首先要非常突出地將規范現實生活的法律在網上延伸,在現實生活中有關政府管理部門執法的職能、管理的職能要轉變管理方式向網絡延伸。
王振民建議,法治國家建設有一個總體規劃,網絡也應該有。依法治國的總體規劃應當既包括現實世界,也包括網絡世界。
互聯網企業是現實空間和網絡空間的橋梁、紐帶,是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之間交流信息的一個橋梁和紐帶。但現實是,很多互聯網企業明知網上的信息是違法的、有害的、侵權的而故意或者放任這種現象的存在。
與會專家達成共識,網絡空間的法治關鍵在于從法律上界定互聯網企業的義務和責任。楊合慶說:“從國外來看,互聯網立法的重點是如何規范互聯網企業的立法。”
“當前關于網絡空間的立法,特別是行政立法需要進一步加強,實現行政管理與民事維權之間的有機銜接,并解決一些由于法律不完善而存在的有爭議性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峰坦陳。
網絡立法不僅需要法律專家參與,更是一項需要平衡安全與發展兼具前瞻性的系統工程。“不熟悉網絡技術、純粹用法律的規則體系來規范和約束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可能會犯一些主觀性的錯誤。”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教授王四新說。
“網絡空間的規則要受到新技術新業務的重大挑戰,這個發展不僅對于傳統的規則帶來挑戰,也對我們治理的挑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法律研究部主任李海英建議,一方面在立法上考慮新技術新業務的挑戰,在治理的手段上也要加強建設,應對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
根據多名與會律師的提議,魯煒表示,會聘請一批法律專家擔當法律顧問,參與網絡管理、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的全過程,為重要工作提供咨詢。
魯煒表示,要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就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網上網下兩種資源,加強網絡立法、網絡執法、全網守法,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實現網絡健康發展、網絡運行有序、網絡文化繁榮、網絡生態良好、網絡空間清朗的目標。
(光明日報特約記者?南婷)
?
?
相關鏈接:
中央網信辦召開重點網站負責人座談會 大力推進依法辦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