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
曾經的違法建筑垃圾都去哪里了?
海口、三亞均未有處理違法建筑垃圾的相關制度,主要靠各區城管為主的拆違執法人員,由他們自行聯系有關建設單位及建筑垃圾清理企業,由于壓力和動力不足,在拆一處違法建筑前基本沒有后續清理的規劃。
開展針對違法建筑的“鐵錘行動”距今已有5年,這些年被清理的違法建筑垃圾去了哪里?三亞天涯區城管局局長范敦雄說,他們轄區內大部分違法建筑垃圾用于工地之間調配回填,由有需求的建設企業單位購買采用。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用這一辦法處理絕大部分的違法建筑垃圾?
據了解,國家《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并沒有專門針對違法建筑情況作出規定,三亞目前也沒有針對違法建筑垃圾清理的規定,處理違法建筑垃圾主要靠各區城管為主的拆違執法人員,由他們自行聯系有關建設單位及建筑垃圾清理企業,由于壓力和動力不足,在拆一處違法建筑前基本沒有后續清理的規劃。
目前三亞對建筑垃圾的處置收費主要依據是省住建廳出臺的《海南省城市建筑垃圾處置費標準暫行規定》。三亞輝王建筑垃圾清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輝介紹道,按政府規定,處理建筑垃圾的要價并不高,但三亞沒有較完備的處理規章及部門的規范管理。“我們每次都是現場談價。三亞的建筑垃圾處理可以說是打游擊戰。”他透露,他們公司處理的建筑垃圾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違法建筑垃圾。
據了解,在今年8月之前,海口同樣沒有針對違法建筑垃圾清理的規定。目前,只有秀英區在邊拆邊清方面做得相對較好,據秀英區城管局局長戴洪澤介紹,秀英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堅持邊拆邊清,并不時對轄區進行拉網式排查,摸清底數,對建筑垃圾堆積嚴重的區域進行重點整治清理,同時嚴加監管等。
而秀英區在邊拆邊清方面做得相對較好還有一個原因是轄區內有一處建筑垃圾消納場。戴洪澤坦承,目前對違法建筑垃圾清理整體上也還處在摸索階段。
除配套處理場建設不足外,包含違法建筑垃圾在內,在建筑垃圾清運環節,海口和三亞也缺少民間資源。有趣的是,記者采訪輝王公司和瑞澤公司,雙方負責人都宣稱自家是三亞目前唯一具有建筑垃圾清運資質的企業。據了解,到今年年初,海口共有7家具備運輸資格的公司,均是2011年底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其中3家是泥漿運輸公司,其余4家公司專營運輸建筑垃圾的合格車輛不足百輛,并不能滿足清運需求,導致“黑車”橫行。
范敦雄說,除調配回填外,三亞尚有部分違法建筑垃圾被偷運至河道、農村等地排放。這實際上也是海口、三亞兩地整個建筑垃圾處置必須面對的尷尬問題。
海口現有的建筑垃圾處理場位于海榆中線金鹿工業園附近,吸納量為100萬立方米,提供24小時傾倒服務,但由于離市區有15公里遠,多數清運車主選擇了較近的私人建筑垃圾處置點或找個閑置地亂倒了事。瓊山區城管局局長何曉濤說,盡管加強了執法力度,但依然難以抵擋垃圾于下半夜被偷運至南渡江排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