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巴黎與宿遷東王廟村
與“比更大更大”的成交額相比,其實還有更多事情應該“上頭條”。
“今天,‘雙十一’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的‘雙十一’,而是正在蔓延成全球的‘雙十一’。今年我們在北京搞‘雙十一’,明年可能會是紐約、巴黎、倫敦、東京……我們會一站一站做下去,把它變成一個全世界的節日。”
今年是“雙十一”全球化的第一年,有兩個數字創造了世界紀錄:一是有3000萬中國消費者購買了進口商品;二是產生交易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232個,超過5000個海外知名品牌參與。
天貓國際總經理劉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天貓國際在‘雙十一’一天的整體進口成交將達到國內其他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一年的成交體量。天貓國際不僅在有效拉動一二線城市主導的境外消費回流,同時有效激發三四線城市的進口消費升級。”
“互聯網時代、全球化浪潮給了無數人、無數小企業各種各樣的夢想,阿里巴巴不是征戰全球,而是服務全球,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要學會為別人創造價值,為別人創造財富,為別人創造就業,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的企業的全球化才能得到勝利。”馬云說。
今年“雙十一”的另一大亮點就是農村淘寶(村淘)的首次加入。“村淘第一次參加‘雙十一’活動,很多東西都挺出乎我們意料的。”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說。
據吳敏芝透露,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阿里巴巴的村淘項目已經覆蓋了24個省份、150多個縣的8000多個村點,“全國8000余村點所輻射到的百萬農民,第一次參加到‘雙十一’全球狂歡當中,大家像趕集一樣涌入農村淘寶點選購商品。農村消費需求在今年‘雙十一’期間顯示出強勁的潛力。”她說。
在成交量最高的“土豪村TOP10”中,有3個在京東老板劉強東的老家江蘇宿遷。最為土豪的是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沂濤鎮東王廟村。截至11日11點30分,該村購買的商品包括近120噸工業化肥、數輛轎車、數輛老年代步車、近60臺電視、近1500桶金龍魚調和油、300余件兒童蓋床……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萬全鎮中鎮村,一個村民購買了一輛價值50多萬的保時捷Macan,成為本次“雙十一”村淘最大單。
“當然,村淘最重要的主角還是村淘合伙人。他們真的是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用盡所有的辦法。比如,在村淘的村點,合伙人把村民組織在一起觀看‘雙十一’晚會。歡樂程度、參與程度非常高。用大篷車拉上爆款商品做展示,組織迎‘雙十一’廣場舞大賽,還有合作人為推銷保暖內衣,自己當模特躺在雪地里面拍照片……”吳敏芝說,未來的三年,阿里巴巴計劃覆蓋中國10萬個行政村。
90分鐘再造一個阿里巴巴?
2009年的一天5000萬到七年后的24小時912億;從百分之百的電腦購買到近七成的手機下單……“雙十一”七年間的變化不僅僅是電商平臺的變化,更是商家、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物流體系、金融支付體系、客服體系等諸多方面的變化和進步。
“‘雙十一’是整個中國商業基礎設施的一個大考,也是中國技術的一個大考。前四屆‘雙十一’的時候,幾乎所有銀行都癱瘓過,去年就只有一家出現了問題。而今年可以接納一秒鐘4500萬人同時進入一個網站。每一年的‘雙十一’是以最直接的極限壓力的測試方式,脈沖式推動社會商業基礎設施的進步。”馬云說。
“今年的‘雙十一’很可能就是明年的常態。”這是馬云的一句名言,其實也可以解釋為什么阿里巴巴一定要搞“雙十一”,打造一支強悍的軍隊是需要一場硬仗的。
阿里系的菜鳥網絡提供物流服務、螞蟻金服提供金融服務、阿里云提供IT產品和服務,其實都是社會化的,也就是說并不僅僅只為阿里巴巴服務,而“我們扛得過雙十一”無疑是阿里系最具說服力的廣告語。
比如,菜鳥網絡今年“雙十一”全天累計產生物流訂單4.67億單,較去年的2.78億單增長了68%。特別是今年跨境運單和農村運單的大幅增加,菜鳥的壓力是空前的。而在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看來,每天3億的包裹量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常態。
再比如,今年“雙十一”,200多家銀行與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共同支撐了高達8.59萬筆/秒的支付洪峰,全天支付筆數達7.1億筆。支付峰值出現在凌晨0點05分01秒,達到8.59萬筆/秒,這一數值遠遠超出全球其他支付機構的處理能力。
螞蟻金服首席技術官程立表示,支付寶采用了螞蟻金融云的分布式架構,具備“異地多活”能力,支付系統支持每天100億筆交易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障礙。“除了淘寶、天貓,螞蟻也幫助小米、華為、國美、聚美優品等多個電商平臺,平穩度過了‘雙十一’的交易洪峰。”
更有野心的是阿里云。為了支撐“雙十一”驚人的交易量,阿里云進行全球最大規模混合云架構實踐。“如果再造一個淘寶天貓需要多久?阿里云的答案是90分鐘。這些技術正在變成阿里云上的標準化產品向外輸出,服務更多的公司。我們希望將這些技術變成普慧科技,以此催生1萬個阿里巴巴。”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說。
看來,無論癢與不癢,我們與“雙十一”的故事還會繼續。
?
?
?
相關鏈接:
快遞車失控撞3人反獲對方家屬安慰:雙十一辛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