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2015-11/17/e9d3e995a9ba15acbb79d3accedbc209.jpg)
如今智能可穿戴設備層出不窮。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在400米一圈的跑道上,剛跑過2圈不久,你手機上的計步軟件或者智能手環就提醒到,“完成1公里”,盡管你離第3圈的一半還有一段距離。
是計算錯誤?還是智能手環的生產商在故意討好你?
![](http://img.hkwb.net/2015-11/17/a2d924596ea4c6a2798f1071cb2ee5fe.jpg)
如今智能手環廣泛普及。
都不是。智能手環總是高估你跑步距離的原因是GPS統計距離所用的方法,對,這是個很奇怪的故事。
GPS是這樣計算距離的:采集整條路線上的一系列坐標,然后計算每相鄰兩個坐標間的距離,最后把每段的長度加起來就得到了完整距離。
計算方法很簡單,也很直觀,可為什么總是會出現誤差呢?你可能會分析,現實中的路線絕大部分都不是直線,而GPS是通過計算每兩個坐標間的直線距離,最后相加而得到整條路線的近似距離的。可如果這樣,GPS計算的距離應該小于實際距離,為什么現實中卻剛好相反呢?
對了,GPS在采集坐標時是會出現誤差的。整條線路上的每個坐標點都可能偏離實際路線,盡管現在的GPS精度已經很高,但每兩個點之間都有偏移,加起來也會影響最終的結果。但如果坐標點偏移,是不是也有可能使距離變短呢?如果偏移是隨機的,那GPS最終統計的距離大于或小于實際距離出現的概率是一樣的?
盡管你考慮的很周到,但你還是錯了。最近,奧地利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和獨立研究機構Salzburg Forschungsgesellschaft的研究人員做了一系列測算發現,和誤差的分布無關,GPS測出的兩點間的距離總是大于實際距離,除非兩個點之間的誤差值是完全一樣的。
這是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是最短的,只有當兩個點的位置同時沿著這條直線往一起偏移時,GPS測得的距離才會小于實際距離,但實際上,根據研究人員的測量,這種情況極少會發生。由于總距離是每兩個點之間距離相加的總和,最后GPS測得的數據就總是大于實際距離。
研究人員還建立了一個公式來計算GPS測量的距離到底偏移了多少(OED,Over Estimate of Distance):
其中,d0是實際距離,var是GPS偏移數值的方差,C是偏移數值間的自協方差,最后計算的結果的總是正數,也就是說,GPS測量的數據總是大于實際距離。
除了理論計算,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實驗。他們找了一個10米見方的場地,然后每隔1米進行標記,測量人員圍著場地走,然后在每個標記點讀取GPS數值。
他們發現,1米-5米的實際距離,GPS測量的數據是1.2米-5.6米,誤差在12%-20%之間。
所以,下次你的手環告訴你跑了5公里的時候,別相信它。不過,這對你來說不算什么大問題,而且還能滿足你的虛榮心,不過,專業運動員有時會對此很苦惱,因為GPS裝備總是高估他們的狀態,這對于科學的訓練不是什么好事。
那有沒有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可能涉及比較專業的問題,根據研究人員的提議,簡單來說,就是改變GPS的測量方法,使用速度乘以時間來計算距離。這個數據更加精確,而且誤差隨機,不會出現測量距離總是大于實際距離的情況。
?
?
相關鏈接:
熱衷跑步≠盲目上量 運動過量易導致意外損傷
跑馬熱潮引發“跑德”吐槽 跑步“交規”你懂么
智能裝備不僅為了炫酷 互聯網+跑步更加科學?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信息轉載] [作者:] [編輯:符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