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2日消息(記者曾毓慧?通訊員陳劍英?賀瀾起)21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通過一系列的專項整治后,省食品標簽標識抽查不合格率從整治前的58.4%下降至1%。
省食藥監局上半年隨機抽查了省內154家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的840個品種的標簽標識,發現標簽標識有問題的企業占58.4%,該局對問題標簽標識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標簽標識主要存在標識“特供”“專供”“最優”“極品”等欺騙或誤導字樣、標識“降血脂”“強心”“保肝”“清熱祛濕”等明示或暗示治療疾病作用字樣及不標注營養成分表、生產地址、貯存條件和字體、字號以及凈含量、產品營養標簽、配料表標注不規范等4類問題。
該局制定了《預包裝食品標簽工作簡明實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組織專題工作小組于今年7月開始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展食品標簽標識專項整治工作。一是督促企業自查整改,將《手冊》印發給本省內1128家食品生產企業,要求企業認真按照《手冊》開展自查,糾正企業存在的食品標簽標識不規范的問題,全省食品生產企業共整改不規范標簽標識54萬個。二是加強對企業的監督檢查,對本省20%以上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抽查,責令99家生產企業的207種食品不規范標簽標識進行整改,對16家企業進行立案處罰等。
?
?
相關鏈接:
食品安全戰略列入“十三五”規劃建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