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鐘心
再過幾日,在著名的江南水鄉浙江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萬眾期待中閃亮登場。如果說去年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是中國20余載互聯網發展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還有一點與世界初次見面的生疏感,那么,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則是我們與世界的“擁抱”,讓我們與世界真正“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讓互聯網不僅惠及13億中國人民,更惠及全球,讓社會發展更具創新活力。
首先,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需要互聯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正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那么就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互聯網,正是科技創新的典型代表,不但可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入,更可以服務大眾,為和諧幸福的構建貢獻力量。例如,互聯網的高度連接性決定了,通過建立在其基礎上的社會管理方式可以幫助政府部門為群眾服務提供更大的便利,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其次,用互聯網提升社會治理的效率。社會治理的目的在于創造穩定溫馨、兼容并蓄的社會環境,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取得進步,形成“社會治理為人人,人人出力為治理”的生動局面。在網絡走進千家萬戶的當下,互聯網把每一個人都聯系了起來,為從根本上治理社會存在的問題搭建了公共平臺。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表達自我的訴求,社會秩序的管理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應訴,調節矛盾,消除威脅社會穩定的隱患。
第三,借助互聯網弘揚正能量。虛擬,是互聯網區別于現實社會的顯著特征。也因此,互聯網與現實社會之間存在一條鴻溝。如何逾越鴻溝,找到互聯網與現實的契合點,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和探討的問題。本屆匯聚全球互聯網領域“最強大腦”的巔峰盛會,將不僅局限于在技術層面推進全球互聯網的合作,還將在更為廣闊的互聯網文化方面進行交流。正如日本學者森谷正規對于文化作用認識的表述那樣:“文化雖然不像文明那樣具有地區的廣泛性,但是,它相應地和各個國家的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具有更深刻的聯系。”
更為重要的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這一戰略的推進實施就是要大力“建設網絡強國”,把具有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與網絡融合,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因此,即將開幕的第二屆互聯網大會將不僅僅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會,更是一次文化的盛會,讓“地球村”的智慧在這里激蕩,把全球化賦予我們的創新活力自然釋放,最終,共建一個休戚相關的網絡命運共同體。
?
?
?
相關鏈接:
【烏鎮峰會大家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讓人心溝通文明交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