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會舉行。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經過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時回應了多校劃片,他表示多校劃片是各地在解決單校劃片帶來的問題中探索出來的辦法。針對近期北京出現的45萬一平方的天價學區房,袁貴仁笑了笑,并沒有直接回應。(3月3日《現代快報》)
教育部長袁貴仁是禮貌的。面對記者拋來的尖銳問題,他沒有躲避,沒有憤怒,而是和顏悅色,而是“笑而不答”。從部長的禮貌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的姿態。但是,“笑而不答”終究還是個問題。在“笑而不答”的背后是什么?是難以回答,是不想回答,還是無需回答?
其實不然,記者所表達的意思,并非是記者的意思,而是代表著很多市民的追問和疑惑。關于學區天價房的問題,不是教育部能夠完全解決的。不過,當記者追問的時候,也還是能夠回答的。我們能用語言回答的事情還是少些“笑而不答”的好。就像學區天價房一樣,固然不是教育部門一家導致的現象,但是,教育部也是要有責任的,也是能夠回答的。可以說說產生的原因,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更可以話話未來有什么想法,將有什么辦法將這個問題進行解決。
學區房的問題,其實就是教育不公平的體現,假如學校之間沒有差距,假如大學校和小學校,假如大城市和小地方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是均衡的,就能消滅學區房的亂象。學區房的天價固然不是教育部門一家導致的,但是卻充分顯示了學校布局的不科學,水平差距的不合理。當然,一時半會這個問題還是不可能徹底解決的,可是正面回應公眾關注,也是部長不能推卸的。有問題不可怕,問題也不是這一屆教育部官員形成的,這是日積月累的教育不公平,資源不合理導致的。可怕的是不敢于直面公眾的質疑。
老話說的好,話是開心的鑰匙。如果教育部長能夠不再“笑而不答”,該是我們想看到的。因為,面對公眾質疑,誰也沒有權力“笑而不答”,這更是必須的責任。遺憾的是,我們已經見過了很多“笑而不答”。
在兩會召開的前夕,全國政協會議的新聞發言人做的就挺好,他準備了1200個問題,供現場的記者提問,結果才有十分之一的問題被問到。這就是不回避問題,坦然面對公眾的兩會情懷。這個發言人說的也挺好,問題越是尖銳越好,敏感問題終究是需要解決的,回答是不回避問題,不回避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說的真好。
兩會就是為了發展而開的,有話就說,有疑問就問,能用語言來表達的,請盡量不要用微笑來回答。微笑實際是就是沒有回答。
?
?
相關鏈接:
【專家學者談兩會】堅持“簡除煩苛、禁察非法” 推進行政立法改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