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檔立卡、十大工程、脫貧軍令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以來,我省扶貧開發事業邁入新境界、站上新高度。
脫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面對剩下的“硬骨頭”,全省上下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向貧困發起總攻。今年是“十三五”脫貧攻堅的開局之年,更要打出氣勢、打出成效,勢如破竹,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摸清底數,做到對象更準、靶向更明,夯實精準扶貧基礎,提高脫貧精準度
基層實踐
今年2月,定遠縣利用春節農民工返鄉的有利時機,對貧困戶進行重新核查。這是繼2014年建檔立卡和2015年建檔立卡“回頭看”后,該縣開展的建檔立卡再“回頭看”。省交通廳駐定遠縣吳圩鎮高埂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夏瀟說:“逐戶入室審核,村里多次公示,然后簽字驗收,確保貧困戶信息真實可靠。 ”
我省對阻礙脫貧的“攔路虎”采取集中攻堅,從今年起到2017年底,完成3000個貧困村所有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且自愿實施改造的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到2017年6月底,使全省每個鄉鎮具備1條連接國省干線或縣城的路況良好、安全設施齊全的三級及以上公路;未來3年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到2018年實現建檔立卡的3000個貧困村村村通自來水……日前,定遠縣縣長鄒軍深有感觸地說:“以前的扶貧多是搞面上的,現在不一樣了,從扶貧底數到脫貧措施都要精準到村到戶,更加注重精準地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
權威聲音
“我省構筑了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制定20個配套文件,形成政策組合拳。”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劉永春介紹,為切實做到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對2014年底401萬貧困人口按照精準識別要求,全部開展了建檔立卡“回頭看”,做到了對象更準、靶向更明。同時,全面開展了貧困村、貧困戶脫貧需求摸底,建立扶貧開發項目庫,編制脫貧攻堅“四項清單”。即扶貧對象和需求清單、脫貧時限清單、扶貧措施清單、脫貧責任清單。 “亳州、黃山等地還在‘四項清單’基礎上,再增加特色清單,這些做法都為精準扶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記者點評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目前,我省尚有300多萬貧困人口,且貧困程度較深。但是少數地方在精準施策、精準管理上還有待加強,影響了脫貧成效。要全面實施精準“滴灌”,必須瞄準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在精準上狠下工夫,提高扶貧措施精準度。
突出實效,狠下工夫,爭取精準脫貧新突破,脫貧攻堅蹄疾步穩向前推進
基層實踐
3月18日,大別山深處,金寨縣槐樹灣鄉板堰村,住在深山里的貧困戶們正在和駐村干部商議搬遷的情況。搬遷到鎮上的貧困戶可補助1.5萬元,搬遷到縣城的貧困戶可補助2萬元。“今年要實施移民搬遷2820戶9726人,這些人將會挪窮窩,走上脫貧路。 ”金寨縣扶貧和移民開發局局長馬昌如說,縣里計劃融資國開行長期貼息貸款項目,在各鄉鎮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程,3年之內,將搬遷安置1.1萬戶3.8萬人。
“自從有了家庭光伏電站,有時一天能發10元錢的電,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 ”近日,阜南縣公橋鄉羅郢村村民李廣玉老人開心地說。李廣玉老人年過六旬,家中一貧如洗,如今光伏扶貧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未來5年,我省將在3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選擇30萬戶貧困戶和1000個貧困村實施光伏扶貧。阜南縣發改委主任喬印勤說:“縣里采用PPP模式運作光伏扶貧項目,給解決項目融資問題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
權威聲音
“2016年省級預算安排扶貧資金16億元,其中,新增安排專項扶貧資金6億元,嚴格落實了‘按照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專項扶貧資金預算’的要求。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說,大別山片區和皖北地區貧困人口較多,自然稟賦差,脫貧難度大,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仍有返貧的可能。為保障脫貧攻堅持續有效,將加大財政存量資金對扶貧的投入,市縣兩級政府清理收回的財政存量資金,對其中可統籌使用部分,確保50%以上用于脫貧攻堅。 “在扶貧資金使用上,全面推行脫貧攻堅項目資金因素法分配,進一步下放資金項目審批權限,扶貧資金使用原則上必須有量化的減貧績效目標。讓每一分扶貧款都用到‘刀刃’上,產生脫貧效果。 ”
記者點評
按照脫貧攻堅部署,到2018年,全省總體上達到脫貧標準;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些目標的實現,既要勇往直前、雷厲風行,也要遵循規律,講究方法。在工作推進節奏上,要制定計劃,要有進度,掛作戰圖,一環扣一環,蹄疾步穩地向前推進,確保脫貧勢頭不減。只有開好局、起好步,脫貧攻堅戰才能勢如破竹,越打越順利。
完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層層簽訂軍令狀,壓實干部責任,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基層實踐
1月5日,宿州市農機局局長陶建理來到靈璧縣的貧困村霸王城村“就職”,擔任“脫貧攻堅第一書記”。 “這是宿州市確保如期完成脫貧目標的創新之舉。 ”宿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扶貧辦主任張金海介紹,今年,宿州市有359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擔任“脫貧攻堅第一書記”,與貧困村黨組織書記、選派干部(扶貧隊長)、所在鄉鎮1名班子成員組成扶貧工作組,確保實現“人脫貧、村出列、縣(區)摘帽”目標。
3月9日,阜陽市直單位年輕干部掛職鄉鎮黨委專職扶貧副書記集體派送會召開。今年,阜陽市4個國家級貧困縣區有了4名專職脫貧副書記,30個重點鄉鎮也有了專職脫貧副書記。“專職脫貧副書記”的設置,在全國范圍內也不多見。阜陽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金杰介紹,從市直單位選派30名優秀年輕干部掛任專職扶貧副書記,是深化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舉措,對任期考核表現優秀的選派扶貧干部優先提拔使用。
權威聲音
“層層簽訂脫貧軍令狀,加速推動脫貧攻堅的進程。”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農村處處長張延明說,我省要根據現實發展的需要,對相關扶貧機制進一步完善,對已經出臺的管理機制要抓緊落實,比如,2015年建立的貧困縣約束機制,要適時督查;對退出機制,要嚴格實行,確保扶貧對象進退有序。“通過健全和落實扶貧管理機制,細化責任,落實到位,確保‘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部署順利完成。 ”
記者點評
脫貧攻堅任務重、要求嚴、時間緊,扶貧政策需要干部去落實,扶貧資金需要干部去分配,扶貧項目需要干部去推動。根據扶貧開發實踐,一個地方的干部有決心、有擔當、有能力,扶貧開發工作往往能取得預期效果。只有建立科學完善的工作機制,管好干部、用好干部,才能確保實現真扶貧、真脫貧、脫真貧,確保取得脫貧攻堅戰的最后勝利。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北篇】一體化報關 2.3萬家冀企受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