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甜 特約記者陳安宇
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發現問題,用一顆火熱的公心去弘揚正氣。在火車東站、在頭鋪村、在金沙社區……在城西鎮的每一個角落,城西鎮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林黎光在發現記錄著“雙創”工作的每一處細節;集中約談、紀律處分、立案調查,林黎光問責起“雙創”工作中的違規違紀問題毫不手軟。
“日常工作中的老黃牛,關鍵時刻的急先鋒”,同事們都這樣評價林黎光,而他自己卻說:“我的身上真沒什么閃光點,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紀委干部該做的事。”
在活動中恪盡職守
每晚8點以后,海口火車東站的人流并沒有隨著夜幕的降臨而散去。林黎光作為城西鎮“雙創”監督小組的組長,他帶著組員黎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執行著督導任務。“我們組長雖然年紀比我大,但他的眼睛比我明亮。”黎棟介紹,每晚他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在人流中快速找尋“紅袖章”。
“雙創六定”方案的表格早已印在了林黎光的心里,哪個時段誰要在哪個部位巡街,他都爛熟于心。“我們看不到人就馬上打電話,如果10分鐘內不到崗,就證明他沒有執行巡街任務。”林黎光說,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誰,他都會記錄登記,“有人說我管得太嚴了,但我認為,這是一名紀委干部應有的工作態度。”
今年以來,在龍華區開展的“好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指引下,林黎光帶領城西鎮紀委監察室不斷加大對“雙創”工作中執行不力干部的問責力度:對不參加“雙創”工作活動的10名鎮干部進行了集中約談;對在“雙創”工作中不作為或慢作為的居委會主任、城管隊員、網格員、掛點干部等10人進行了紀律處分;對2名參與違法建設房屋的黨員進行了立案調查。
在工作中勇當先鋒
“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必須解決,而且要馬上解決。”林黎光是大樣村的掛點干部,每周至少3次下村是他對自己的要求,而對于群眾提出的要求,只要合理,林黎光是有求必應。
“太難聞了,熏得飯都吃不下。”群眾反映,大樣村觀景臺附近的塑料加工廠的排污問題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排污不達標,影響群眾的日常生活,林黎光認為,這樣的小塑料廠不能保留。在和村支書周明師溝通協商后,林黎光聯系了環保、城管等部門,對這個被村民們詬病的塑料廠進行了依法取締。
現在在大樣村,公共廁所管理不好、誰家的庭院太臟太亂等問題,村民們都愿給林黎光說一說,而他也總會管一管。
“他在工作中是一個敢為人先的人。”城西鎮紀委書記吳多斌這樣評價林黎光。去年7月底“雙創”工作啟動,8月底,城西鎮就推出了“雙創”評比機制,在全市首開先河,而林黎光就是評比標準的制定者。
這套評比標準除了固定標準外,還有結合當前中心工作列出的機動標準。“經過不斷摸索完善,這套標準成為了城西鎮開展‘雙創’工作的鐵規。”吳多斌介紹,每個月初,全鎮9個村和7個社區的“雙創”工作都要依據標準進行大排名,連續兩次末位,相關責任人就要被問責。“這樣更加體現了監督執紀的公平公正,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促進了城西鎮‘雙創’工作的開展。”吳多斌說。
(海口網6月2日訊)
?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打造“同心”社區 譜寫“雙創”新樂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