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每年畢業典禮上,浙江大學都會將食堂大師傅請上臺,請他們接受學子們的握手、鞠躬、擁抱。“這既是一個感恩環節,也讓同學們更加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浙江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
連日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不少學校像浙江大學一樣,將“光盤行動”融入校園文化,扎根到學生心坎里,踐行到日常行動中。
“光盤行動”貴在持之以恒
午餐時間,四川大學食堂前的廣場上突然響起輕快的音樂,清脆的集結鈴聲傳來,只見50多名“快閃族”迅速集結,手持“‘快閃’來襲之‘光盤’計劃”橫幅,齊聲高喊“我節約,我驕傲”……學生們通過“快閃”這種新潮的行為藝術,讓大家樹立起節約意識。在四川大學,每年春季學期的第十七周都設置為“節能減排周”,逐漸成為學校的一項制度。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制定了《節能環保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讓全校師生認識節能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每個班級還有節能委員,對“舌尖上的浪費”進行引導教育。在北京石油附中,學生自發倡議《人人爭做“光盤”的示范者》,自主管理,杜絕餐桌浪費。
制度不僅要管學生“吃光不吃光”,還能管飯菜“好吃不好吃”。浙江大學于2013年成立了“菜肴研發工作室”,通過研發菜肴標準、加強技能培訓、優化升級設備、實施精細管理等,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降低加工過程用能與損耗。“學校還通過每日動態監控食品原料使用量和泔水產生量,有針對性地改善提高飯菜質量。”浙江大學后勤集團有關負責人林旭昌說。
激發年輕人的“光盤”熱情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竹園餐廳里,一群剛吃過午飯的學生拿出手機,對準自己的盤子拍照,然后上傳到微信平臺上“打卡”。原來,微信平臺每周公布“光盤打卡排行榜”,只要排名靠前,就能得到運動手環、充電寶等小獎品。
要想讓這些“90后”“00后”學生“接招”,方式不新不行。天津大學的“伙食委員會”的成員都是學生,這個學生團體不僅對食堂餐飲質量進行監督,還提倡大家適量點餐、拒絕“剩宴”,爭做“光盤達人”。
在復旦大學,倡導“光盤行動”不僅有海報設計大賽,還有“光盤行動”志愿者隊、食堂監督崗。《一張圖讓你了解復旦“舌尖上的安全”》等圖文報道潤物無聲,引導師生健康用餐。
在北京林業大學,針對“不好吃就不要”“吃不下就倒掉”的現象,學校號召大學生開展“‘光盤行動’堅持天數實時比拼”,讓大家“曬光盤”、比毅力,激發同學們的“光盤”熱情。
給菜量“瘦身”,是推動“光盤”的一大妙招。首都經貿大學考慮到女生食量小,推出“大份菜”和“小份菜”。“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飯量做出選擇,學校專門對廚余垃圾做了調查,發現廚余垃圾從原來的每天20多桶降到十幾桶。”首都經貿大學餐飲中心副主任張天元說。
厲行節約意識入腦入心
“敬生命、懂感恩、不挑食、惜糧米……”山東濟陽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每次到餐廳就餐前,都要齊頌《就餐三字經》。學校大隊部堅持開展“珍惜飯菜、感恩社會”活動,倡導全體少先隊員樹立節儉意識。
讓孩子牢記《弟子規》中“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是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的德育方式。老師提醒孩子們打飯時少盛一些,不夠再盛,盡量避免“手大肚小”。學生們也輪流擔任“小小監督員”,提醒同學們不要浪費糧食。
多所學校各出妙招,在理念宣傳、教育引導上深下功夫。在北京科技大學,“光盤”理念不僅登上新媒體平臺,食堂取餐窗口、餐桌、展板上的宣傳更無處不在。“發起‘光盤行動’前,萬秀園、鴻博園兩個食堂每天約倒掉35到40桶剩菜,如今已降至22到25桶。”北京科技大學飲食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在北京三十五中,值周班與“自管會”學生在學生用餐、交餐盤時監督記錄,定期評選“光盤達人”,在食堂發現“光盤小達人”并拍照表揚。北京外國語大學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參與食堂采購和菜肴加工,讓學生切身感受一食一菜得來不易,慢慢實現從“外在監督”到“內在自律”的轉變。
?
?
相關鏈接:
餐廳按位小份消費 提倡"光盤"各有高招
勤儉節約深入海口市民心中 “光盤行動”成為常態
網評:為“光盤行動”撕掉面子的外衣
“光盤行動”行穩致遠,需各方精準發力
“光盤行動”4年調查:高校食堂推半份菜獲學生點贊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