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海口濕地 生態旅游市場
11月30日,在海口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現場,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會長余剛說,海口自啟動城鎮內河(湖)水治理工作以來,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為主線,采取管網修復、截污納管、岸線修復等多種工程措施,對主城區全部32個重點水體同時啟動精細治理。“目前采用的思路很好,尤其非常注重水體周邊的生態環境建設。”余剛對海口的水體治理予以肯定。
余剛說,海口以美舍河為試點,用較少的時間、較少的投入,收效卻很大。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堅持下去,相信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會越來越好。
海口在美舍河濕地公園的鳳翔公園示范段建設中,已建設面積約900畝。在3.5萬平方米的垃圾堆填場上,建成全國最大的梯田濕地,其中1.4萬平米梯田濕地具有8級凈水功能,日處理污水能力超過5000噸。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分院能源所副所長王晨說,和傳統污水處理廠相比,鳳翔梯田濕地投資少、運行成本低,景觀效果好,且可作為苗圃基地,運行管理也比污水處理廠簡單、便捷,完全采取生物方法,電氣設備僅有幾臺污水泵,定期對水生植物進行收割即可。
海口在美舍河成功種植紅樹林2萬多株,這是我國首次在城市內河成功種植紅樹林。今年9月18日,美舍河獲批第十七批全國“國家水利風景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