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日消息(記者楊艷)日前,海口市信訪系統謝光順、陳雄、高永程等6名信訪工作干部被授予“2015年—2017年度全省信訪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作為一名信訪工作者,他們不忘為民初心,與全市的廣大信訪干部一道,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勇當先鋒,做好表率,架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做信訪群眾的“貼心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仆”本色。
謝光順:踏實肯干 把信訪群眾當“親人”
謝光順(左一)接受群眾贈送錦旗。(海口市信訪局供圖)
謝光順,男,中共黨員,1974年12月生,海口市信訪局辦公室主任。2014年,謝光順調到海口市信訪局工作。自從事信訪工作以來,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信訪工作就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的理念,以滿腔的熱情投入信訪工作。對待信訪群眾,他服務周到,把信訪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同時,他積極做好勸返工作,主動擔當、主動作為,對待群眾上訪,做到第一時間與上訪群眾釋法說理,做好上訪群眾的教育,引導上訪群眾依法理性表達利益訴求,維護群眾的合法利益。在工作中,他切實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轉交辦件、信訪積案的跟蹤和督查督辦,壓實各責任主體單位及時高質地做好轉交辦件的辦理及反饋,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經得起督查、經得起檢驗,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時刻以實際行動踐行“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職責。
陳雄:心系群眾 盡職恪守為民之責
陳雄(左二)接待來訪群眾。(海口市信訪局供圖)
陳雄:男,中共黨員,1962年5月生,海口市瓊山區信訪局局長。陳雄自2011年8月任海口市瓊山區信訪局局長以來,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基層信訪干部的標準要求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鍛煉,陳雄養成了冷靜思考的性格,即使面對信訪繁重、復雜的工作,也毫不畏難,無絲毫懈怠,帶領全體信訪工作人員披荊斬棘。近年來,為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積水問題、幫助農民工討回被拖欠的工資款、協調解決征地拆遷遺留問題……維護信訪人的權益,爭取群眾應有的權益,他放棄了無數個周末以及節日休息時間,用愛心架起黨委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連心橋”,為政府負重分憂,為群眾消愁解難。
高永程:主動作為 切真務實為群眾謀利益
高永程(右四)聯合公安部門做好敏感期的信訪維穩工作。(海口市信訪局供圖)
高永程,男,中共黨員,1966年12月生,海口市龍華區信訪局局長。高永程從事信訪工作10年,扎扎實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實實在在為群眾謀利益。2017年前龍華區信訪局還沒有信訪接待大廳,群眾來訪很不方便,為落實信訪接待大廳及辦公場地問題,高永程積極跟區主要領導溝通匯報工作,爭取得到支持。在他的多次努力下,300多平方米的場地被作為信訪接待中心及信訪局辦公用房投入使用,為龍華區信訪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在工作中,他主動傾聽民聲,主動約訪、帶案下訪,深入基層面對面接待群眾、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切切實實地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身為龍華區信訪局的帶頭人,他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帶領其他信訪工作人員圍繞全區的中心工作,以事要解決為核心,不斷創新理念和舉措,通過狠抓體制機制創新、積案化解、規范信訪基礎業務等工作,確保龍華區信訪形勢總體平穩可控,人民安居樂業。
陳逸:以心換心 做信訪工作的“明白人”陳逸(右一)接待來訪群眾。(海口市信訪局供圖)
陳逸,女,中共黨員,1985年5月生,海口市美蘭區信訪局副局長。從事信訪工作6年來,陳逸情系群眾,化解民憂,凡是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信訪件必定及時轉辦、交辦、督辦。在工作上,她經常主動加班加點,務實高效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信訪干部的精神風貌。2012年陳逸同志剛調到信訪局工作,對信訪工作一無所知,但她并沒有灰心,主動虛心向老同志請教,通過積極參與接訪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她除了學習《信訪條例》《海南省信訪工作準則》等信訪法規條文外,還學習掌握其它法律法規政策,如土地管理、勞動保障、企業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規。通過不斷學習準確把握政策法規的精髓、要點,力爭把復雜的政策法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講,得到了廣大信訪群眾的認可。“人無難處不上訪,群眾來上訪就是對我們的信任,要認真接待好每一位來訪群眾,讓她們抱著希望而來,帶著滿意而歸。”陳逸常這樣說。對待上訪的群眾,陳逸認真接待,詳細詢問情況,做好登記,盡最大的努力,理順上訪群眾的情緒。在接待中,真正與群眾融合在一起,以心換心,以理服人,認真做好每一件信訪接待。對待疑難信訪案件,她攻堅克難,冷靜處理,總是竭盡所能幫助來訪群眾解決問題。
吳多才:傾聽民聲 架起“連心橋”為民服務
吳多才(中間白衣)接待來訪群眾。(海口市信訪局供圖)
吳多才,男,中共黨員,1973年11月生,海口市秀英區信訪局副主任科員。自2011年9 月開始在海口市秀英區信訪局從事信訪工作。一直以來,他始終秉持一個信念:接訪群眾是信訪干部的天職。為老百姓服務,就要幫他解決問題,不解決問題,就是對群眾不負責。在實際工作中,他主動接近群眾,拉近距離,想方設法多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把群眾利益衡量和解決信訪人的訴求貫穿于整個信訪工作始終。“到群眾中,到基層最困難的地方,直接聽取群眾的意見”這是他多年的工作習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吳多才堅持能解決一個就解決一個,一時解決不了的就耐心細致地向群眾解釋清楚。多年的信訪工作經驗,吳多才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基層信訪干部,做決策、想問題,心里要想著群眾。只要心里有了群眾,群眾上門來訪,一杯熱茶,幾句貼心話,溫暖的是百姓心,回報的是人民群眾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尊重和信任。信訪工作做好了,干部務實作風形成了,“連心橋”的作用充分發揮了,許多矛盾和問題就能消化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
陳鋒:恪盡職守 堅守信訪維穩一線
陳鋒(左二)對上訪村民進行耐心勸導。(海口市信訪局供圖)
陳鋒,男,中共黨員,1972年6月生,海口桂林洋經濟管理委員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副主任。作為桂林洋經濟開發區信訪工作的工作人員,陳鋒自從事信訪工作以來,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政治立場堅定,服從安排,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不辭辛勞,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甘于奉獻,堅決落實領導和上級決策部署,確保了上級部署落實到位。他牽頭組織開發區各職能部門在轄區內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切實落實好各個問題的化解穩控工作,將大部分重點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區”,贏得了全體干部和群眾的一致好評。2015年被評為全國“兩會”及博鰲論壇年會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被評為全省黨的十九大維穩安保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排名不分先后)
?
相關鏈接:
海口市信訪局:以“事要解決”為核心 秉持為民服務初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