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讓調解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目前,海口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為載體,實行一個信息化平臺智能管理,建成智慧調解與12345聯動人民調解綜合平臺。9日下午,在市民游客中心2樓,智慧調解與12345聯動人民調解綜合平臺大屏幕上顯示全市聯動辦案151件,全市44家司法所、全市497人調解組織隊伍、聯動辦案“已辦結”狀態等信息。
市司法局局長陳建軍說,人民調解員手機上安裝有“智慧調解系統”——智慧調解APP,智慧調解APP接收到12345聯動辦件后,調解員通過手機及時上報矛盾糾紛調處情況,信息最后反饋到智慧調解與12345聯動人民調解綜合平臺,實現辦件信息全程數字化管理,每一個辦件調解員、調解進度、調解結果等信息全程可追溯。
同時,智慧調解與12345聯動人民調解綜合平臺還可以進行移動視頻指揮聯動,隔空連線辦件專職人民調解員,實時了解專職人民調解員現場工作環境和辦件狀態。“如遇到預警突發情況,可以將現場視頻以會議模式分享給相關領導,實現信息協同共享,指揮多級聯動的新型指揮模式。”林明說,通過應用高科技讓調解工作實現線上和線下無縫對接,有效提升了調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參會代表參觀海口秀英區施茶村調委會。記者 石中華 攝
大數據調解由“調”轉“防”
海口人民調解工作“互聯網+”的效應正在不斷擴大。據林明介紹,智慧調解與12345聯動人民調解綜合平臺的一大功能是數據分析功能。據統計,今年以來,人民調解員辦理的聯動辦件中,合同糾紛有58件,損害賠償糾紛有18件,房屋宅基地糾紛有28件,這3類糾紛占比較高,龍華區發生糾紛的數量位居四個區之首。全市1月調解矛盾糾紛數量最多。
“通過系統分類別分區域實時進行分析,強化對物業糾紛、土地糾紛、經濟糾紛等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形成專題分析報告上報市政府,可為市委市政府和職能部門決策提供依據。”陳建軍認為,這契合“防調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理念,促使調解工作從“以調為主”向“以防為主”轉變,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為“平安海口”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海口堅持以預防為主、排查在先,要求專職人民調解員每周深入轄區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次以上;實行鎮(街)每周、區每月、市每季度召開矛盾糾紛研判會,村(居)每天排查、上報矛盾糾紛,建立鎮、區、市三級矛盾糾紛研判機制,爭取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處置,促進人民調解工作提質增效。
龍華區龍橋鎮轄區有23000多人,有觀瀾湖新城、馮小剛電影公社等商圈和知名景點,涉及拆遷征地、土地糾紛、物業糾紛、勞資糾紛較多。專職人民調解員王海蘭4月共排查出4件糾紛,調解矛盾糾紛2件,第一時間上報到智慧調解APP。“人民調解員通過將糾紛排查和調處情況及時上傳‘智慧調解系統’,構建矛盾糾紛信息反饋網絡,可以將矛盾激化控制在源頭和萌芽狀態。”市司法局基層工作指導處處長蔡於海說。
據統計,截至5月6日,海口497名專職人民調解員近兩月來共開展普法教育655次,排查糾紛515件,調解矛盾糾紛552起。
?
?
相關鏈接:
海口:“黨建+調解”筑牢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