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0后、90后新消費群的崛起,月餅市場呈現出怎樣的消費新趨勢?一項題為“今年中秋或有‘人造肉’月餅,你會買嗎?”的話題討論調查顯示,3101名以80后、90后為主的參與討論的消費者中,80.8%的受訪者表示不會購買“人造肉”月餅。
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傳統也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既然是傳統節日,就應該有一些儀式感,而吃月餅就是中秋節最不可或缺的儀式感了。如此語境下,80.8%的受訪者表示不會購買“人造肉”月餅,而選擇購買小龍蝦月餅、辣條月餅等搞怪月餅的受訪者占比幾乎為零,超八成受訪者專情于傳統口味月餅,表明年輕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中秋佳節的儀式感。
不可否認,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往過中秋節,人們不再望月懷古,月餅成了被各種嫌棄惡搞、可有可無的點心。特別是隨著月餅品種的多樣化,傳統的手工月餅漸漸退出了中秋的大舞臺。但我們幾千年的中秋文化與祖先的智慧,都承載在這一個個小小的手工月餅之中。可見,超八成受訪者專情于傳統口味月餅,表明公眾回歸傳統文化初心的意愿;特別是去年“現烤現賣”月餅廣受歡迎,人們親身見證月餅制作過程,品味傳統中秋散裝月餅,口口酥軟,回味無窮,節日儀式感也由然而生。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曾經指出,古人創造了十分完整又嚴格的節俗,如儀式、慶典、規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藝、裝飾與食品,來把節日這天演化成一個獨具內涵的日子。然而,有些傳統節日習俗已經快消失了,如果我們感覺陌生,不妨去重溫一下傳統。傳統手工熱餅,特別是月餅“現烤現賣”,就是讓人們重溫制作月餅的手工傳統技藝,重溫源遠流長的中秋文化,重溫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感。
換言之,八成人專情傳統月餅,讓中秋節更有儀式感。儀式感是傳統節日的傳承載體,是中華民族的盛典和驕傲。我們應該以一顆敬畏之心,重視這些傳統節日之儀式感,用心去體驗傳統精神和情感。重溫節日文化儀式感不妨“從娃娃抓起”,只有“小手拉大手”,才能傳承發揚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歷史積淀。有關部門應在校園開展一些傳統節日全流程儀式的再現活動,讓孩子們廣泛參與,讓這種儀式感深入人心。
?
相關鏈接:
國產人造肉概念紅火 短期難撼大豆市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