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09/02/5289dc07c713c87aad205dbcd4e87ef1.jpg)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09/02/781a69e7d8c31539930769caddb63348.jpg)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09/02/cc494bb5177441ee2c03ccbe93ffb274.jpg)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09/02/6aba570f0e37e16b7345dd92231d3999.jpg)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09/02/de8cca874aa66dc6854820f365618b49.jpg)
黎族婦女用她們的巧手,奇妙地在黎錦上織繡出了各式各樣的花紋和圖案。這些圖案中,有的是從她們的母親那里傳承過來的;有的是自己觀察生活,創造性地提煉出來的。但是,這些個性化的圖案往往存世不久,因為隨著她們的離世,生前穿過的衣物便成了她們的陪葬品,被燒掉,或埋在地里,慢慢爛掉。這就使得傳世的黎錦圖案并不多,有人做過統計,目前反映在織物上的圖案已不足200種。
黎錦圖紋最常見的是人形紋、動物紋和植物紋,也有少量的生產工具紋、勞動場面紋、幾何紋、文字紋。
記者多年在中部山區駐站,在接觸黎錦過程中,發現這些圖案主要彰顯了兩大特點:一是取法自然,一是敬畏上蒼。
黎族婦女善于洞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并能將眼里所見的轉化為手上所織的。天上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地上的山川、流水、花草、樹木,水里的青蛙和烏龜,飛翔的布谷鳥和老鷹,奔跑的水鹿、豬狗,家里的鍋碗瓢盆,等等,都是她們表現在黎錦上的對象,因此,有人說:這樣的圖案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