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海口市博愛北路的海南書局,圖為日軍侵瓊期間,強行征用海南書局舊有房屋及設備,設立“陸軍報道部”,開辦《海南迅報》。
民國時期海南書局所在地原址,今海口博愛北路48號,現為“海南博愛旅業有限公司”。本報記者李幸璜攝
海南書局刊印的書籍。
書局,作為現代出版社的前身,承載著一個地區文化發展的使命,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地區文化發展的水準。清末民初,海口市博愛路集結了數家在海南島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出版機構:“海南書局”、“會文書局”、“廣智樓書局”、“華文書局”等都在其列。而眾書局中從經營規模、出版書目、印刷機數、工人總數等方面來看,以“海南書局”最為突出。回顧“海南書局”的變遷和它的創辦者所歷經的艱辛,不難勾勒出當時海南出版文化事業發展的基本狀況。
“書局”一詞,在現代人心目中顯得有些陌生。然而,翻開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書局的出現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貢獻巨大。作為舊時印書和藏書的機構,當年書局的涵義十分豐富,它可以看作是集書店、出版、發行、報館、印刷、經銷于一體的綜合性圖書創作與銷售機構。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