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俊杰
    南宋縣令謝渥:不辭長做臨高人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王勇 時間:2011-04-29 13:38:12 星期五

      莫村治所今猶在

      《臨高縣志》記載,臨高在隋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建縣,稱為毗善縣,治所在縣西20里的那在村(此村已毀);唐武德五年(622年),毗善縣改為富羅縣,治所在臨高西北部的富羅村,同年從富羅縣劃出東部地區成立臨機縣,治所在馬裊地區的臨機村;唐玄宗開元年(713年),改臨機縣為臨高縣,治所又從東北部搬回西北部的富羅村。

      南宋紹舉二年(1132年),謝渥來臨高任縣令,并將治所遷移到莫村,即今天臨高縣城所在地。

      臨高縣委黨校原校長謝越勤,是謝渥兄弟的后人,他對謝渥的生平以及臨城建城的過程頗有研究。

      謝越勤介紹,謝渥上任臨高縣令后,考慮到居住環境和發展農業生產等原因準備遷移治所,經過勘察莫村附近有大面積良田,土地平坦,與新盈、調樓等漁港的距離也不遠,于是當年就開始行動。

      作為縣城移居莫村首任縣令的謝渥,按照縣城的標準,著手治理改造莫村,建設新縣城。

      由于重農興教,引導有方,短短幾年時間謝渥就把當時只有幾十戶人家的莫村,發展成為臨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據《謝渥公族譜》記載,謝渥本是福建省晉江縣石壁坊金街巷人,1132年以賜進士及第文林郎出任臨高縣令。

      謝渥先祖居河南,是東晉著名宰相謝安的第十九代孫,后隨家族不斷南遷到浙江、福建。由于謝家歷代書香,謝渥到臨高任縣令后,就以革除弊政開發臨高為己任。

      深耕細作興農業

      雖出身世家,但謝渥剛剛來臨高時,并不是靠祖上名頭闖世界,而是靠自己的才氣。

      謝越勤介紹,相傳他來時,當地人對這個年輕的縣官并不買賬,就寫了一副對聯呈給謝渥,上書:“雁自北來,遍地鳳凰難立足”;只見謝渥思索片刻,就作出下聯:“日從東方,滿天星斗盡低頭”,眾人于是信服其文才。

      據記載,謝渥任臨高縣令時全縣僅幾千戶,人口不足二萬人,種植業極其落后,肥沃的土地野草叢生,樹林覆蓋,居民主要以捕魚打獵為生。

      謝渥上任后以農為本,開發臨高農業生產。他不畏勞苦、跋山涉水、披荊斬棘,深入民間,了解民情,采取有力舉措,鼓勵農民開荒造田,重點開發文瀾江兩岸,種植水稻等農作物。

      隨著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謝渥在教民墾荒種地的同時,還推廣使用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如犁、耙、鋤、鐮等,并教民馴牛耕地耙田,進行深耕細作。

      此外,他還指導農民制造和使用龍骨水車,水轉竹簡車和戽水灌溉,積極傳授中原種桑養蠶,種麻織布等技術。

    (編輯:謝軍輝)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