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擁有大小海灣68個
尚有40多處海灣可建天然良港
本報海口5月2日訊(記者張毅)海灣指伸入大陸,深度逐漸變淺的水域。海南島海岸曲折,港灣(海灣)眾多。日前,南國都市報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根據“908專項”海岸帶調查,海南島擁有大小海灣68個。
從行政區劃分布看,三亞、文昌海灣最多,各有10個;其次是萬寧,有海灣8個;陵水、東方、臨高各有海灣6個;海口、瓊海、樂東、昌江、儋州、澄邁海灣數量較少,在2-5個之間,但其中儋州的海灣總面積全省最大。
從開發利用情況看,目前除已建港口外,海南尚有40多處具有建港優良自然資源條件的海灣。
根據海岸帶漁業資源調查,海南環島港灣及臨近海域,有魚類600種以上,許多名貴水產資源都集中分布在海灣區域。同時,目前我省共發現濱海砂礦80多種,其中探明儲量位于全國前列的優勢礦產有玻璃用砂、鈦鐵砂礦、鋯英礦砂等。
此外,海南島還擁有理想的天然鹽場,特別是西南岸段,主要集中在三亞至東方沿海數百里弧形地帶上。海灣也是海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全島活珊瑚面積上百平方公里
文昌面積最大三亞保護卓有成效
本報海口5月2日訊(記者張毅)海南省所轄海域生長著絢麗多彩的珊瑚礁,這構成了我省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統。根據2009年最新調查統計,全島活珊瑚分布面積上百平方公里,其中文昌分布面積最大。
海南島珊瑚礁的分布,呈現出斷斷續續的特點。在北岸,西起峨蔓港,向東依次在兵馬角-謝屋角、鄰昌礁、將軍印、紅桃咀、雷公島、林梧和抱虎港等地有分布;在東岸,北起邦塘、向南在馮家灣、沙老、潭門、大洲島等地可見到;在南岸,東起南灣角,向西在新村港、蜈支洲、后海、亞龍灣、東島、野豬島、東排、西排、榆林港、大東海、小東海、鹿回頭、東瑁洲和西瑁洲等地發育;在西岸,南起嶺頭-雙溝港,向北在八所,沙漁塘-南羅、海頭-南華、干沖和神尖咀等岸段皆有分布。
根據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2009年全島珊瑚礁資源調查顯示,海南島周邊目前造石珊瑚數量比20世紀70年代有較明顯減少。當前,海南珊瑚礁生態系統面臨的問題還包括:陸源污染對珊瑚生長影響嚴重,海洋旅游開發對珊瑚帶來一定程度損害,過度捕撈和非法漁業對珊瑚礁生態系統帶來很大影響。
為此,普及珊瑚知識、提高人們保護意識,開展珊瑚礁人工修復等迫在眉睫。目前,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保護。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