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拿什么保護你,孩子!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5/31/a6210bcc7abb5f843bdea7d0327bbe6e.jpg)
節目導視:
解說:
兩個老人留守在家,八個孩子需要照顧。
溺亡兒童奶奶 李細秀:
小的跑回來說,婆婆,姐姐們沉下去了。
解說:
六個孩子下水游泳,5個孩子溺水身亡。
塘溪村璜溪自然村 村長 王慶福 :
(孩子)嘴巴口舌全黑了,因為(溺水)時間太長了。
解說:
這是被抽空的村莊,年輕人離開故土,這是成長中的孩子,有傷痛也有孤獨。
記者:
爸爸媽媽多長時間回來一次?
孩子:
一年。
記者:
都是什么時候想他們?
孩子:
早晨、中午、晚上。
解說:
隔代監護、單親監護、上代監護、同輩監護,流動的年代我們拿什么留住孩子的童年。
《新聞1+1》今日關注被留守的一代。
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學生快放假進入夏季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兒童溺水的事件發生,我們首先看一個統計,這是一個不完全的統計,是在即將過去的5月份,媒體報道出來的一些溺亡事件,這里面用紅字標出來的數字都是在過去一個月里面孩子們溺水身亡的數字。
我們再回頭看,后面這個一個大屏幕上,上面這個圖片就是江西省一個村辦小學的一個教室后面,一塊普通的黑板,黑板上是班主任老師在4月20號寫的一番話,由于看得不清楚,我給大家念幾句,炎熱的夏天游泳是最熱門的活動,為了防止溺水的發生嚴禁我們的同學私自到河塘、水潭、小溪等有水源的地方游泳。我們之所以要說這么一件事情是因為剛才說過了,媒體報道在5月6號江西宜春一個家庭有5名留守兒童溺水身亡。我們能夠想象,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這個家庭里面的5個孩子有兩個就是在這個班上。快到兒童節了,今天就來關注留守兒童。
(播放短片)
畫面提示:
2012年5月22日 宜春市天臺鎮塘溪村
解說:
5月22日72歲的王久壽坐在自家門口抽著自制的土煙,一根接一根,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老兩口仍然深陷于悲傷里,尤其是老伴李細秀。
大兒子 王光忠:
每天都傷心,一下子去了那么多個,五個(孩子)你想,等于是說你要了她的命。
解說:
王光忠王家的大兒子,他和弟弟王光軍各有三女一子,由于常年在外打工,這8個孩子就交了父母照看,5月6號是一個星期天,下午一點多鐘意外突然降臨。
溺亡兒童奶奶 李細秀:
最小的(孩子)跑回來說,婆婆,姐姐們沉下去了,哪里曉得,我都不相信,我以為是到河里玩玩水,水不深,不著急。
記者:
那個水以前不深是嗎?
李細秀:
不是的,我以為是去河里,不曉得是到池塘里去。
解說:
最大的11歲,最小的不到6歲,6個一起出去玩耍的孩子,只有最小的孫子倒穿著背心跑了回來,聽到5個孩子溺水,老兩口趕緊招呼村民營救。
天臺鎮塘溪村村委會支部書記 鐘監長:
中途我們碰到了他,他(孩子爺爺)就跟我講了兩句話,說不得了,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全部是我家的孩子。
解說:
村支書趕到水塘時現場已經圍聚了十多個人,除了兩個已經下水的村民外,其他大都是60歲左右的老人。
天臺鎮塘溪村村委會支部書記 鐘監長:
十個人左右,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下不了水。
解說:
隨后村里水性最好的王慶福也趕到了水塘。
天臺鎮塘溪村璜溪自然村 村民 王慶福 :
我就第一個下去撈出一個,那個女孩子是坐在水里,那個嘴巴、口舌全部黑了,因為時間長了。
解說:
三個村民七八畝的水塘,打撈持續了三個多小時,一直到晚上六點孩子們才一一被找到,但為時已晚,4個孫女一個孫子5個孩子的驟然離去讓兩個老人傷心欲絕。
本臺記者 王曉琛:
距離王家大概有兩里路,平常很少有村民會經過這里,5月6號的下午幾個孩子就是來到了這片區域采摘這種叫做野草莓的東西,采摘完野草莓之后幾個孩子順著我身邊的這條,從這個地方走到了不遠處,露出水草的地方,在那個地方他們脫下的衣服跳進了池塘里游泳。對于這些孩子來講水性并不是很好,5月6號當天他們為什么決定要下水游泳,那么同時當天究竟又發生了什么樣的險情,也許現在看來這一切已經變成了沒有人能夠解答的問題。
解說:
5月7號事發第二天,5個孩子被安葬在了水塘不遠出的山坡上,如今在王家已經找不到與孩子們相關的任何物品,根據當地風俗,更因為怕家人過度傷心,兩個兒子燒掉了孩子們的所有東西,只有一些照片還被大兒子王光忠偷偷地保存在手機里。
大兒子 王光忠:
我老婆還不會用這個手機,我就把這個留下來了,就不給她看,我自己看到有時候都會想起來。
解說:
如今在塘下小學孩子們還會和往年一樣,上學前集體唱一首歌,在王溪小學三年級王家兩個小孫女的課桌已經被撤到了教室的后面。
天臺鎮塘溪村王溪小學三年級班主任 王守華:
學生我讓它(桌椅)保持原來的,他說不要挪動老師,讓他們還在我們班上吧,有的同學他就哭出聲來了。
二兒子 王光軍:
我在(深圳)寶安每個禮拜天都打電話回來,我說你不要跑出去,不要跑到池塘邊上去,野東西也不要去摘,不要去摘野草莓,要是沒東西吃叫爺爺奶奶買。
大兒子 王光忠:
你根本不到你在家也防不了,這也不需要很長時間,像我這個孩子老是說要游泳,我說你千萬不能去游泳,我說要游泳的話以后爸爸帶你去游泳。
董倩:
看了這樣的事情在心痛的同時我們也必須保持一種冷靜的思考,那么我們回到當時的一種報道中,當時的媒體在報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抓住一個細節,作出了這樣的報道,比如說江西五名留守兒童溺亡,全村找不到年輕人救援,這句話說的都是事實,但是我們要問如果當時在村子里能夠找到年輕人救援,這幾個孩子就能夠活下來嗎,我們看當時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
這個水塘離孩子的家大概是兩里多的路,孩子跑回家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找到人又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我們知道一個不會游泳的,他落入水中之后黃金救援也就是那么幾分鐘的時間,因此可以說即便村子里有足夠多的年輕人,用足夠快的時間來恐怕也不見得能把這五條幼小的生命把他救回來。另外一個我們想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次兒童溺水身亡事故的發生,一方面從客觀上說,這個村子里剛才影片中看到的水塘是非常多的,因為到了夏天豐水期,村子里面就這個村子就有七八個水塘,而且平時沒有人看管的,再加上孩子沒有看管,這是客觀的原因。
另外一方面就要說到監護,誰來監護孩子的安全問題,當然是他們的父母,但是孩子的父母這個時候在外面打工是由自己的爺爺奶奶這一輩在監護他們,那最重要的父母的監護,這一環是缺失的。我們來看一個相關的統計數字,這個是2008年全國婦聯發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里面說有34%的人是家長,只是有時會注意預防孩子發生意外,還有8%的人明確表示根本就顧不過來,一些農村大齡的留守兒童離開了學校,脫離了正規組織的管理,他們也處在無人監管自行其是的狀態,很容易侵害他人,或者受到侵害,留守兒童的這種溺水傷亡事故也時有發生。
剛才我們說到了一個法律的詞語,就是監護權,監護其實是一個冷冰冰的法律的詞匯,但是這樣的詞匯所形容的卻是溫情脈脈的愛護和教育,但是我們現在這一環節恰恰缺失,父母去打工,監護這個問題到底由誰來完成,父母的愛要知道是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我們繼續往下看。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