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8/13/3425859d9f0a6b25799c20fa9e0340f9.jpg)
黎族生活用具。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8/13/10d8658786c042b94b120ec3bcdd63ab.jpg)
石器“男根”。
?
??? 近日,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和它的創建者———收藏“癡人”袁金華的故事,引起了光明日報、海南日報等多家媒體的極大關注。
這座窮盡袁金華心血,聚集了3800多件藏品的私人博物館,將黎族歷史文化、漢族歷史文化分類展示,還包括海南本土古黎族生產工具、生活使用器具系列物品。這些文物,從多個側面展示了黎族同胞獨特的山、海文化形態,為解密黎族文化打開了一個窗口。這些珍貴的藏品,不僅是海南本土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研究海南本土文化的重要史料。
63歲的樂東郵電戰線退休職工袁金華的私人博物館———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近日實實在在地火了一把。
3800多件藏品,如果說詳細分類的話,也許有一百種分法。但袁金華選擇了最簡單的分法:他將有關黎族歷史文化的館藏列為山文化,把有關漢族歷史文化的館藏列為海文化。他的120多平方米的室內展廳中,進門左手邊是山文化,右手邊是海文化,相映成趣。
山文化區主要展示的是以海南本土古黎族的生產工具、生活使用器具和黎族哈、杞、潤、賽、美孚方言的多種色彩、多種圖紋的麻、絲織錦服飾,以及成套的古紡織工具。還有大量的黎族古代紡織非物質文化及已物質化的文化遺存物。
袁金華的海文化藏品,主要以海南沿海一帶古漢民族本土文化(包括古代外來文化)和海洋文化(包括古代海撈文化)兩個層面。其主要類別有海南本土沿海一帶發現和出土的舊石器和新石器、其他山區發現出土的舊石器和新石器,舊石器組、新石器石錛系列等物品。
此外,海文化展區還有海南本土出土的青銅器和傳世的銅器戰國時期青銅繩紋壁,戰國青銅繩紋四耳大鼎等大量珍貴文物。
蛙鑼:財富和地位的象征
蛙鑼是一種古代黎族的敲擊體鳴樂器,以青銅鑄造而成,這種樂器形似盤子。鑼面稍帶弧度,鑼面周邊鑄有四環形圖案等紋飾。這種鑼因其邊緣一側等距地鑄有三只小青蛙而得名。老袁收藏的35面蛙鑼,從漢代到清代歷經多個朝代。
據袁金華考證,青蛙自母系社會以來,在海南就被視為水性溫和生靈,繁殖能力強,又能祈求風調雨順等情結的靈物。以至后來,海南黎族男女服飾上都織繡有蛙紋圖。在古代黎族村落,蛙鑼不僅是法器、樂器,還可作為貨幣用于交易,成為家庭財富和地位的象征。一個家庭的蛙鑼數量越多,代表著這個家庭經濟殷實,權力也就越大。
展館內每一面蛙鑼的收藏都包含了一段故事和袁金華的一份心血。為了收集這當中的7面清代蛙鑼,老袁差點搭上自己的性命,回憶起那次經歷他至今心有余悸。
那是2004年8月,一次臺風過后,在樂東黎族自治縣萬沖鎮一個邊遠的黎族村寨里,大雨引發了山體滑坡,當地人在滑坡現場發現了7面青銅蛙鑼。袁金華得知這個消息后,顧不上天降暴雨,找了一輛三輪車載著他直奔發現蛙鑼的村寨而去。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車到半路時,暴雨沖斷了通往黎族村寨的公路橋。10多米寬的河面,不要說車子,就是人都過不去。
?
相關鏈接:
中國民間收藏:風云煙標史
百元真鈔長“犄角” 專家稱有收藏價值
1分硬幣價值幾千元? 收藏界人士稱其蓄意炒作
火花收藏:海口火柴廠初期出品最珍貴
收藏佳品:脫穎而出古銀錠
收藏:一個海口人的玉魚之緣
男友是花心紈绔子弟 有收藏床單的怪癖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