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10/23/4cf06cf507c572bbb6922d8c673b13ea.jpg)
????大致坡鎮總工會瓊劇團已關門半年多,它不是第一家,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海口晚報者王紹兵 攝
????今年春節剛過,海南省海口市大致坡鎮總工會瓊劇團的團長“跑路”了。對于“跑路”的原因,同行們都說是欠了高利貸,但具體欠了多少,沒有人能說清。
????“淡季的時候借高利貸過日,在大致坡民營瓊劇團普遍存在。” 南強瓊劇團團長李世盈說,去年自己就借了一筆8萬元的高利貸,五個月后還了10.5萬元,利息為2.5萬。
????從最繁榮時的30多家瓊劇團,到今天剩下8家,大致坡這個全省的瓊劇市場集散地,在市場不斷萎縮、演出成本不斷增加的雙重壓力下,日子過得頗為艱難,冬天似乎已經降臨。
遭遇尷尬:瓊劇文化廣場難見瓊劇
????10月17日上午,大致坡瓊劇文化廣場格外冷清,只有一位看管的阿婆和她養的兩只狗,各種戲曲臉譜駐守在廣場的道路兩旁,有的顏色已經脫落。“今年以來還未有瓊劇團在此登臺演出過。”看管瓊劇文化廣場的阿婆說,傍晚會有一些老鄉到這里來打羽毛球。
????大致坡瓊劇文化廣場在2006年落成時,曾經熱鬧了一段時間,“中國戲劇家活動基地”也落戶這里,梅花獎藝術團的25名藝術家專程來瓊參加揭牌儀式。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這里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民營瓊劇團在大致坡的繁榮,完全是市場化的產物。海口市美蘭區戲劇活動基地管理中心主任陳長紅告訴記者,在這里,每逢華僑返鄉、傳統節日、婚禮慶典、建房動土、祝壽升學等,村民都喜歡請劇團唱戲慶賀。這些農村文化消費習慣,給瓊劇提供了生存機會。隨著喜歡瓊劇的老百姓越來越少,海南的瓊劇市場的萎縮加快,很多劇團入不敷出。
市場萎縮:“這個月最多只能演12場”
????常駐大致坡的海口市仙興瓊劇團團長陳芳才告訴記者,剛過去的農歷八月份,他們劇團才演出了17場戲,相對往年少了5場左右。
????陳芳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7場演出按一場4000元的價格來算,收入68000元,員工工資要支出60000余元,演出的路費、服裝、道具等,一場需花費1300元,17場下來花銷了22100多元,所以過去的一個月,他已經倒貼了10000多元。
????對于農歷9月,陳芳才更是不抱任何希望。“這個月最多只能演出12場。”陳芳才說,每年農歷的八、九、十、十一、十二月是淡季,通常劇團都是以旺季賺來的錢補充淡季的開支。陳芳才說,現在物價上漲得厲害,演職人員都要求加薪,可是瓊劇的演出價格上不去,其他方面的支出比如油價等都在提高,結果造成收支壓力增大。“我們與專業劇團不一樣,又要排練又要發工資,都需要錢,我已經做好虧十萬元的準備了。”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