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班”實行小班化教學,由學生自主申請進入。
潛力班根據學生個體情況,有針對性授課。
“重點班”、“超長班”、“競賽班”……這些成績優秀學生云集的班級人們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但你聽說過云集全校成績最差學生的“潛力班”嗎?南山區麗湖中學就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班級。校方負責人表示,希望教改實驗班能幫助這些小學基礎薄弱的學生迎頭趕上。
為何辦?不放棄每一個“差生” 學校開“教改實驗班”
位于南山區西麗動物園附近的麗湖中學是一所公辦初中,今年9月招收第一批學生。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開學初,學校針對今年新招的400多名新生進行了一次摸底測試,測試科目包括英語、數學、語文,測試題目也均屬于簡單級別。可就是這樣簡單的測試,結果卻讓該校校長房超平大吃一驚。
差到什么程度呢?房超平告說,數學成績、英語成績在20分以下的學生分別有33個、37個,學生各科平均成績也只有60左右,“英語試卷中考了26個英文字母,寫對一個得一分,連20分都沒考到,數學是試卷中‘1-0.75=?’、‘1/2-1/3=?’都算不對,足見這些學生的基礎有多差”。
據介紹,麗湖中學所處的地段外來人口較多,今年所招收的學生中,80%以上是來深建設者子女,有不少學生還是剛剛從深圳市外轉入深圳上學,“這些孩子來深圳上學的時間層次不齊,之前在老家學的課程內容可能也不一樣,大部分孩子家庭教育環境也不好。”房超平似乎有點理解這些孩子為什么成績差。但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將這些孩子怎么辦?如果讓他們按照初中正常的教學計劃上課,這些孩子很可能會“聽天書”,也會繼續“差”下去,而且如果他們聽不懂,很可能在課堂上“開小差”做其他事情,這也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
“很多人常常說孩子不想學,所以學不好。但我認為,這個問題要反過來思考,他是因為學不好,才不想學。至于為何學不會,我覺得首先是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其次是老師的教學目標不適合孩子。如果26個英文字母都不會,你對他進行全英文教學,怎么可能學懂,這無異于聽天書,這又怎么能學習好。”于是,房超平產生了開設一個特別的“教改實驗班”的想法,將學校基礎知識差的學生吸納進來,為他們“開小灶”。降低教學目標,使孩子們能夠聽得懂。
房超平為此還專門研究了相關政策,“《義務教育法》規定不準搞實驗班,我理解,這是不鼓勵把優質資源變相給好的學生,而不是說放棄對差生的教育。幫助了這些學生,讓他們多學點東西,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會改變,會關愛他人,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