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經典收藏“海撈”系列——海撈瓷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何翔 李有骨 時間:2012-11-05 09:58:09 星期一

    歐洲市場,“師生”之爭

    ????到康熙年間,中國開放海禁,恢復瓷器出口。這時,重返歐洲的景德鎮瓷商發現,他們面對的市場竟已是日本瓷器的天下,中國傳統樣式的瓷器反而難以打開銷路。

    ????不過,當時的日本瓷器也有其致命的弱點:從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日本“有田燒”仍然沿用著朝鮮傳來的落后燒制技術,工藝遠不如中國發達,其成本控制也不及中國。“有田燒”的窯具不是由耐火土而是用瓷土制作,不但成本高,不耐用,而且不能充分利用窯室內的空間。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窯室空間和燃料,產量上不去,而且廢品率也比較高。

    ????深諳此中奧妙的景德鎮瓷商為了奪回市場,吸取日本仿制景德鎮瓷的營銷經驗,在最初階段也采取仿制伊萬里瓷的策略,這些也被稱為“中國伊萬里”的中國瓷器,由于更先進的工藝形成的規模化生產,迅速憑借質優量大成本低的優勢搶占了日本伊萬里瓷的市場空間,并再度帶動中國青花、粉彩瓷的出口,終于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將日本瓷器徹底擠出了歐洲市場。

    ????伊萬里瓷退出歐洲以后,景德鎮瓷商逐漸停止“中國伊萬里”的生產,研發出更先進的彩瓷制造工藝,并最終在十八世紀中后期創造了中國瓷器出口的最高峰。

    ????日本伊萬里青花,與中國清康熙時期景德鎮窯仿伊萬里瓷的“中國伊萬里”青花,造型雖然相似,但無論原料還是燒造工藝都存在許多不同之處。

    ????在原料上,伊萬里青花盤使用的是日本有田地區開采的瓷土,其耐火度比景德鎮原料低,因此在燒造時容易產生胎體變形或器底塌陷等現象。燒成后,需要打掉支釘,從而留下了數量不等的支釘痕。而清康熙時期的景德鎮窯青花盤,無論大盤、中盤還是小盤,盤子的底部均不見有支釘痕,而且胎體堅實,沒有變形或塌底

    ????等現象。由此,是否帶有支釘痕,成為伊萬里青花盤與康熙青花盤的重要區別之一。

    ?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