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01月15日消息 引言:“80后”海南籍詞作家王生寧,雖然自幼失聰,聽力一級殘疾,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歌詞藝術的執著追求,近年來在國內初露鋒芒,不僅在專業的《詞刊》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歌詞研究論文十多篇,還結集歌詞研究書稿《歌詞作家作品論析集》,同時參與過央視多個欄目的歌曲創作,并為呂薇、鄭緒嵐、古典時尚組合、譚晶、江濤、王麗達等國內眾多歌唱家創作歌詞上百首。
1月14日,海南詞作家王生寧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一個農村孩子是如何靠知識改變自己;在自身聽力殘疾的情況下,是如何堅持信念繼續創作寫詞;在京城的幾年里,是如何在眾多作詞專家中脫穎而出。王生寧向記者講訴了他坎坷的故事,他希望通過他的故事能激勵更多有夢想的人,如果你有夢想,一定要堅持認真做下去,奇跡自然會出現。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1/15/109fd6b69039e22146a8cfbacfd5f078.jpg)
?
王生寧在國家大劇院前(王生寧提供)
意外導致漸進失聰,優異成績上大學
回憶往昔,王生寧介紹,他是海南萬寧市萬城鎮人,父母是務農的,他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小孩。在他10歲時,一場意外導致他聽力下降,一開始,由于仍可以與人交流,他的病情并未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加上家庭的困境,他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用王生寧自己的話說就是一種“漸進式失聰”。
聽不到老師講課的王生寧,課上抄老師的板書,課下借同學筆記,有不懂的地方,他就把問題寫到紙上請教老師和同學。令人驚詫的是,2001年,他竟然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了海師附中,三年之后,他又以高出一本線50余分的成績進入延邊大學中文系。
“我特別想感謝李惠君老師,她是我人生的一個心理導師。”王生寧激動地說,他在海師附中讀高中的時候,李惠君是他的心理老師,像他這樣聽力殘疾的人,心理容易會有落差,所以平時有啥困惑的時候就會去向她咨詢,她每次都能給我誠懇的建議。“十多年了,我們現在還有聯系。”
?????王生寧與著名作曲家劉青(右)(王生寧提供) 大學開始“玩詞”,嶄露頭角
進入大學后,王生寧開始歌詞創作。他解釋一開始純粹是因為“好玩”。
每天晚上6點,王生寧便背著一大書包從圖書館借來的詩詞書籍,從山下的寢室走到位于山上、大約一公里遠的一棟師范樓,再爬到最高的七樓,找一個安靜沒有人的教室。“我喜歡沒人的時候,邊寫邊哼哼。”王生寧說。
王生寧在延邊大學中文系讀大三時,他將自己的處女作《春江花月夜》投給了一家藝人官方網站。王生寧沒有想到的是,他很快收到了該網站負責人的回復:你的古典作品很棒。此后,在音樂人秦烺的引薦下,王生寧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位貴人張宏光,后者是國內知名作曲家,《精忠報國》《向天再借五百年》《你》等名作均由他作曲。
彼時,張宏光在北京擁有自己的傳媒公司,和這樣的音樂人合作讓王生寧受寵若驚。他花了一個星期為張宏光的曲子填了一首詞叫《我想的美好》。因為這首歌,王生寧拿到了1000多元的報酬。這是作為新人的他第一次因為寫歌拿到酬勞,對于他而言,這不僅是物質上的報酬,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
這成為王生寧在音樂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此后,在張宏光等人的提攜下,他接連為名家鄭緒嵐、呂薇等作詞,還應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同樂五洲》欄目的邀請,創作了《山水好心情》《漫步黃山》等歌曲。
畢業后陷入窘境,恩師邀請做科研
喧囂過后,王生寧的生活回歸昔日的寧靜,身體上的缺陷再一次成為他揮之不去的陰霾。2008年畢業之后,像眾多殘疾人一樣,在求職過程中,王生寧屢遭打擊,陷入長期的失業狀態。那是他最艱難的時光,沒有收入,吃飯湊合,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他只好寄宿在同學的房子中,但是,即使如此困境,他也沒有回家。
正在窘迫之時,大學時代的老師孫德彪教授向昔日弟子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夠參與自己的科研項目,王生寧欣然應允。王生寧沒有讓老師失望,他先后在《詞刊》等國家級期刊上發表歌詞研究論文十多篇,還有結稿的歌詞研究成果《歌詞作家作品論析集》。
????方文山(左)和王生寧(王生寧提供) 創作殘運會主題曲,作詞走入軌道
忙于科研的王生寧并沒有忘記心中的音樂夢想,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欒凱。欒凱欣賞他的才華,在欒凱的力薦下,王生寧參與了第十六屆亞運會亞殘運會主題歌創作。為了寫好這首主題曲,他和欒凱兩人經過不斷磨合、討論,修改了不下20次,花費了近半年時間才完成了主題曲《你讓世界從此不同》。
2011年,王生寧受邀請在李玉剛《四美圖》中擔任音樂主創。《四美圖》中李玉剛演唱10首新歌,展現“四美”的動人情致。其中,《浣紗曲》《出塞曲》《鴻雁》這三首歌曲作詞就是王生寧。
王生寧還告訴記者,他從大學時期開始就一直欣賞著名作詞家方文山,有幸的是2012年,他與方文山一起做了全總文工團青年歌唱家李昱和的首張中國風專輯《幻蝶》。
玩音樂要大膽創新,創作需要堅持
對于自己作詞的風格,王生寧稱,在科研期間參與歌詞研究,多次思考和探討積極將中國風歌詞寫作納入到民歌、美聲等唱法之中,跨界創作出多種風格的中國風作品。2011年,他在國內首先提出了一個概念“民歌中國風”,將中國風融入了民歌手唱法之中。他希望以年輕人的角度去為中國新民歌帶來新的生命、新的主題,讓大家不再認為中國唱民歌的都是假空大,一見他們唱歌就換臺。他認為,現在的新民歌手的歌曲太傳統,但做藝術就要創新,敢于去嘗試。“其實我什么風格都能寫,只是民歌中國風比較擅長。”
王生寧認為,音樂不僅是做音樂,更要有對音樂的看法,這種看法很重要的,對自己對行業都有意義。他希望每次創作出來的作品都能與別人不一樣,這樣才有自己的獨特生命力,做出來也比較有成就感。
談到如何堅持創作之路時,王生寧告訴記者,創作都是比較辛苦的,藝術有時候是一個長期煎熬的寂寞過程,能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對于一個農民孩子來說知識或許是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方式,所以不管多苦多累,他始終堅持通過讀書走出去,改變別人的看法。
望有機會創作海南歌詞,夢想讓父母過好日子
作為一名本土海南人,王生寧曾寫了不少海南作品。“我盡力去寫好每一首關于海南的作品,但沒適合的機會推出。”王生寧說,他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有機會參與海南歌曲的歌詞創作,為海南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王生寧說,自己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著名的詞作家,多寫一些好歌,并讓一輩子受苦的鄉下父母跟著自己過上好日子。
?
?
?
相關鏈接:
作家崽崽父親鄭任良的一生 美術家協會舉辦中德文化作協一作家評職稱考英語計算機 連考12年未通過海南著名作家崽崽父親鄭任良傳奇的一生海南作家杜光輝作品登上中國小說排行榜徐海鷹作品獲中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賽一等獎瓊高院兩作品獲新聞作品獎 徐海鷹獲散文作家一等獎著名劇作家鄭懷興談《瓊州海瑞》“作家”富豪榜:切莫褻瀆作家之名《瓊海作家文叢》出版中國作家莫言獲頒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電影《三六巷》三亞開機明年上映 ?曾經莫言等作家評選?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