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左)和王生寧(王生寧提供) 創作殘運會主題曲,作詞走入軌道
忙于科研的王生寧并沒有忘記心中的音樂夢想,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欒凱。欒凱欣賞他的才華,在欒凱的力薦下,王生寧參與了第十六屆亞運會亞殘運會主題歌創作。為了寫好這首主題曲,他和欒凱兩人經過不斷磨合、討論,修改了不下20次,花費了近半年時間才完成了主題曲《你讓世界從此不同》。
2011年,王生寧受邀請在李玉剛《四美圖》中擔任音樂主創。《四美圖》中李玉剛演唱10首新歌,展現“四美”的動人情致。其中,《浣紗曲》《出塞曲》《鴻雁》這三首歌曲作詞就是王生寧。
王生寧還告訴記者,他從大學時期開始就一直欣賞著名作詞家方文山,有幸的是2012年,他與方文山一起做了全總文工團青年歌唱家李昱和的首張中國風專輯《幻蝶》。
玩音樂要大膽創新,創作需要堅持
對于自己作詞的風格,王生寧稱,在科研期間參與歌詞研究,多次思考和探討積極將中國風歌詞寫作納入到民歌、美聲等唱法之中,跨界創作出多種風格的中國風作品。2011年,他在國內首先提出了一個概念“民歌中國風”,將中國風融入了民歌手唱法之中。他希望以年輕人的角度去為中國新民歌帶來新的生命、新的主題,讓大家不再認為中國唱民歌的都是假空大,一見他們唱歌就換臺。他認為,現在的新民歌手的歌曲太傳統,但做藝術就要創新,敢于去嘗試。“其實我什么風格都能寫,只是民歌中國風比較擅長。”
王生寧認為,音樂不僅是做音樂,更要有對音樂的看法,這種看法很重要的,對自己對行業都有意義。他希望每次創作出來的作品都能與別人不一樣,這樣才有自己的獨特生命力,做出來也比較有成就感。
談到如何堅持創作之路時,王生寧告訴記者,創作都是比較辛苦的,藝術有時候是一個長期煎熬的寂寞過程,能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對于一個農民孩子來說知識或許是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方式,所以不管多苦多累,他始終堅持通過讀書走出去,改變別人的看法。
望有機會創作海南歌詞,夢想讓父母過好日子
作為一名本土海南人,王生寧曾寫了不少海南作品。“我盡力去寫好每一首關于海南的作品,但沒適合的機會推出。”王生寧說,他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有機會參與海南歌曲的歌詞創作,為海南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王生寧說,自己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著名的詞作家,多寫一些好歌,并讓一輩子受苦的鄉下父母跟著自己過上好日子。
?
?
?
相關鏈接:
作家崽崽父親鄭任良的一生 美術家協會舉辦中德文化作協一作家評職稱考英語計算機 連考12年未通過海南著名作家崽崽父親鄭任良傳奇的一生海南作家杜光輝作品登上中國小說排行榜徐海鷹作品獲中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賽一等獎瓊高院兩作品獲新聞作品獎 徐海鷹獲散文作家一等獎著名劇作家鄭懷興談《瓊州海瑞》“作家”富豪榜:切莫褻瀆作家之名《瓊海作家文叢》出版中國作家莫言獲頒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電影《三六巷》三亞開機明年上映 ?曾經莫言等作家評選?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