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海鹽場
?
這是一個三面環(huán)海的漁村小鎮(zhèn),從地圖上看,這個漁鎮(zhèn)的位置處于陸地突起入海的尖角之上,海角形如鶯歌鳥尖尖的鳥嘴,故此得名鶯歌海。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更是一個流淌著血與燃燒著火的名字。
這是一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土地。日照時間長,終年海風激蕩,陽光充盈。堪稱長夏無冬的日光之城。這里海水含鹽量高,是僅次于死海和紅海的世界最咸的海區(qū)之一,建有海南最大的海鹽場。南北洋流溯急,出產(chǎn)北部灣漁場最美味的海產(chǎn)漁獲。這里的鶯歌海人,用血和汗寫下了鶯歌海精神。
得天獨厚的產(chǎn)鹽基地
鶯歌海的色調(diào),是悠遠而低沉的,猶如它的街道邊三兩散布著的一座座老騎樓一樣,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黝黑色調(diào),遮掩不住細節(jié)的華麗。隱忍而不張揚的風骨之中,隱藏著它悠遠的革命歷史和曾經(jīng)的經(jīng)濟輝煌。鶯歌海的色調(diào),卻也是耀目而華麗的。炫目的艷陽,高遠的藍天,黃色的金沙,以及雪山般堆積著的鹽山,沿著寬遠的海岸流淌了億萬年的大海,還有那些四季盛放的鮮花,組成了它華美閃耀的四季詩篇……鶯歌海與鹽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在鶯歌海的海邊,南面有寬200米到500米的天然大沙堤,長十幾公里,沙灘平緩綿延,沙質(zhì)潔白松軟,形成一道漂亮的沙壩,既可防汛,又可防浪。海南鶯歌海鹽場位于樂東縣,面臨大海,背靠尖峰嶺林區(qū),是一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灘涂地帶。這里可見一望無垠的銀白色鹽海,渠道縱橫有序,鹽田銀光閃閃,景象十分美麗。來到鶯歌海鹽場,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銀海。這里,渠道縱橫整然有序,井井鹽田銀光閃閃,高壓電線凌空飛架,水泵房池星羅棋布,制鹽機械轉(zhuǎn)動轟鳴,處處呈現(xiàn)一派生產(chǎn)繁忙的景象。
忙碌的鹽場工人(資料圖片)
?
鶯歌海鹽場建在海山之間,尖峰嶺的連綿群山擋住了來自北方的臺風云雨,使這里長年烈日當空,有充分的光熱進行鹽業(yè)生產(chǎn)。加之這里的海水含鹽度高,這樣便造就了得天獨厚的生產(chǎn)條件。
血與火的輝煌歷史
鶯歌海鹽場建于1958年,總面積3793公頃,年生產(chǎn)能力25萬噸,最高年產(chǎn)30萬噸。但在鶯歌海的歷史上,曾發(fā)生過轉(zhuǎn)折性的重大事件。
翻開鶯歌海鹽場的場志,有兩次鹽場開發(fā)引人矚目。日本侵略者占領(lǐng)海南時,也發(fā)現(xiàn)了鶯歌海優(yōu)良的制鹽條件,曾夢想著建立“東亞第一大鹽場”,投入人力物力進行開發(fā),但由于中國人民抗戰(zhàn)力量的破壞和打擊,日本人始終沒有如愿以償,只建起一個納潮口,就匆匆撤出,被迫接受戰(zhàn)敗的事實。
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也曾想開發(fā)鶯歌海,但據(jù)“大員”們考察后的報告中說,“此地尚在原始時代,為蠻荒之區(qū),邊疆開發(fā),備極艱辛,且冒危險,治安動蕩,無法開發(fā)”,于是,最終只是在三亞成立了籌備處,開發(fā)計劃沒有實施,更沒有實現(xiàn)。
真正大規(guī)模的鹽業(yè)開發(fā),是解放后完成的。有趣的是,1955年廣東省委書記陶鑄視察海南,決定建設鹽場時,任命的籌備處處長何世庸,曾經(jīng)在國民黨的鹽務局任職,1948年時就任國民黨鶯歌海鹽場籌備專員,原來,何世庸是中共地下黨員。
開發(fā)是異常艱難的,也是轟轟烈烈的,那是一個在紅色年代里演繹、在艱難歲月里抒寫的一段輝煌壯烈的開發(fā)歷史。
《鶯歌海場志》中說,1958年,有5600多軍人轉(zhuǎn)業(yè)而來,掀起了開發(fā)鹽場的高潮,原計劃用80臺機械和2萬人用3年時間建成,但實際建設過程中,機械不到一半,人員不到三分之一。為了支持鹽場的建設,鶯歌海人民慷慨的讓出了大批陸上良田,作為鹽場的建設用地。包括當?shù)孛窆ず筒筷犧D(zhuǎn)業(yè)退伍軍人在內(nèi)的上萬勞動力日夜突擊,從58年到61年間,完成數(shù)目驚人的1156萬立方米土方工程量,讓鶯歌海鹽場順利的進入投產(chǎn)。鼎盛時期的鶯歌海鹽場,規(guī)模之盛大壯美,難于用言語形容比擬。只見碧空一晴如洗,艷陽火般高照,一格格曬鹽池井井相連,雪山般的高大鹽堆鋪陳遍地延綿數(shù)里,讓人嘆為觀止。
1962年2月,大詩人郭沫若訪鶯歌海時,為鶯歌海數(shù)萬畝鹽田連綿鋪陳,鹽堆宛如銀山遍布的壯美景觀震撼,揮毫寫下了豪情勃發(fā)卻又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名句:“鹽田萬頃鶯歌海,四季常春極樂園。驅(qū)遣陽光充炭火,燒干海水變銀山”。
?
骨子里的鶯歌海人精神
鶯歌海人,不光用汗水換來了白花花、亮晶晶的原鹽,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更加寶貴的精神財富:鶯歌海精神。而這些,是從建村一開始就奠定了的。
1733年,正值清雍正11年,海南島連年受旱,民不聊生,瓊山沿海漁民不甘坐斃,千里迢迢駕船遠航,從瓊逃荒來崖,遠謀生計,意圖尋覓新地、開疆拓土而居之。
1734年春,幾批漁民從瓊山縣開漁舟沿海南航,在海洋中邊捕魚、邊視察,在海霧迷濛之中,不畏風吹雨打堅持航行,后來在茫茫海面之中,忽見鶯歌角軼似一條沙龍蜿蜒起伏在海峽之中。促舟登岸,駐扎當?shù)貛捉?jīng)觀察之后,覺得此地正是理想中的新家園。遂于1736年丙辰,清朝乾隆登基之年,返回瓊山老家,通知親友整理行裝,準備停當之后,各自攜帶家眷,分為水陸兩途開程,踏上新的艱辛旅程。
鶯歌海自清朝乾隆開元之年,由符姓先祖立地開村定居,至今有270余年,其間經(jīng)歷了三個朝代和一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除了朝出暮歸,搏擊大海,以生命為代價在巨浪萬頃之中討生謀存,鶯歌海人還和海盜村匪、日本鬼子及國民黨官僚周旋抗爭,爭取自己生存的平安和尊嚴。
漁業(yè)、油氣等資源的聚寶盆
鶯歌海靠海吃海,漁業(yè)產(chǎn)做,是村民們謀生的主業(yè)之一。鶯歌海海埠中有一條橫面線,海中浮游生物很豐富,海底蘊藏出產(chǎn)的魚類海產(chǎn)很多,常見的品種有敏魚、印魚、昌魚、紅魚、海蛇、龍蝦、狗蝦、角蝦、血魚、鱔魚、鰻魚、西刀魚、水工魚、青龜、魷魚等百余種。
這里的流水與其他漁土地區(qū)不同。因其居于海南島的西南部,又是一條伸出海峽的角上流,所以按照地勢的區(qū)別,每天潮水,有流南流北之稱。鶯歌海流南水退,流北水漲。日與夜有兩個流水交換,每個月也有兩流水作業(yè),每個流水時間十五天,個別月份有三個流水。洋流新流老伏交替,新流初至,出海張網(wǎng)捕魚,流水伏盡,關(guān)網(wǎng)上岸休息。
在鶯歌海看似寧靜的大海的深處,還蘊藏著躁動不安的油氣寶藏。多年之前,當?shù)氐臐O民們在出海時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媽祖廟附近的礁石正對出去的海域,有處總是沸騰不停冒著氣泡的海水,不明就里的漁民以此為奇,把那里稱為沸水石。直到1956年的某一個夜晚,當?shù)伛v軍電影隊為漁民放映蘇聯(lián)電影《海上巴庫》,其中有個情節(jié)是巴庫附近海面上嘟嘟冒出的氣泡經(jīng)過石油專家勘察后發(fā)現(xiàn)了寶貴的石油、天然氣!這令鶯歌海漁民們激動不已,莫非沸水石區(qū)域那里,也蘊藏著和巴庫海域一樣的寶貴油氣?他們馬上將這一情況逐級上報。當時的廣東省政府和石油部領(lǐng)導對此高度重視,派來地質(zhì)科學家進行勘察,果然在鶯歌海區(qū)域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十分豐富的油氣資源。中國海洋石油產(chǎn)業(yè),就這樣在南中國海的鶯歌海盆地邁開了波瀾壯闊的第一步。
生活之海 日落帝國
除了資源類,鶯歌海的自然風光也獨具味道。鶯歌海的海濱,分為上寮下寮。在下寮的公下頭和石尾外這兩處地方的海邊,退潮時可以看到延綿的海礁沿岸分布,石面上青色海苔及紅棕海草遍布的美麗景觀。海礁之間覆蓋著海蠣紫白斑駁的外殼,自然形成的石窩遍蓄海水,清澈見底,可見其間生長的鹿角海花、太陽海葵和青色的石蟹及小蝦小魚,猶如一個袖珍的海底世界。據(jù)說原來在礁石上還有七個大型的天然酒杯窩,連環(huán)相排,蔚為奇觀,村人稱之為七仙女石,贊為神仙之地。可惜六十年代后期被取石建港的工人炸毀。最終建成的港口因為沒有考慮到當?shù)爻绷鲗е铝魃扯逊e的因素,最后也被廢棄,如今空余海中的兩段殘堤,甚是令人惋惜。
礁石鄰畔的岸邊,有高聳入云的椰樹數(shù)棵,風姿搖曳,樹下有個規(guī)模不大大的天后圣母廟,供奉的神公卻不少,有專司漁民平安的海上圣母媽祖,還有專門負責趕魚蝦入網(wǎng)保佑漁民收獲的神詆海公海婆,另外就是關(guān)帝大神。也是當?shù)匾痪啊?/p>
上寮海濱則另有一番風光,沿著蜿蜒曲折的海岸線穿行,遠離了村落,便可見高大的木麻黃防風林如同一道深碧色的屏障,把寬闊的沙灘隔成兩邊,林間枝影疏密交集,錯落的陽光透過枝葉在樹下的沙地上映刻下滿地斑駁,潔白的沙岸穿過林木,延伸到很遠很遠的盡頭。每當海風呼嘯而過,這松林間便會應和著浪濤一般的聲浪,那是海風拂動密密的松枝奏響的音樂,是她們相依百年的情詩。
舉目遠望,鶯歌海的海岸線極為深長,連綿無邊。廣闊的海角,深遠的視野,使得鶯歌海成為一個觀看日落的絕好之處。它擁有中國最美的落日景觀。每當天氣晴好,黃昏之時總是能見到漫天金紅的晚霞,托著一輪圓滿的金火之輪,從容不迫的沉入海之盡頭的日暮之處。
這里是屬于日落的帝國,但是更加蟄伏蘊蓄著旭日雄起的力量,只待晨晝來臨,便會噴涌而發(fā)……
鶯歌海的街,則有一種古樸的韻味。下寮的市仔街,是鶯歌海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舊時鶯歌海的市集中心點,街道邊的小巷里散布著不少百余年歷史的南洋式的騎樓群,其中以老吳家的方型騎樓最為龐大,猶如時光堡壘。樓墻上一道道黑白交錯的風雨之痕,夾雜著從生的褐色青苔,猶如從歲月之手的縫隙里頭流失出來的時光印記,讓人充滿對于鶯歌海舊日時光的無限追溯和遐想。
?
?
?
相關(guān)鏈接:
海南鶯歌海探明高溫超壓大氣田 破解世界性難題海南鶯歌海盆地發(fā)現(xiàn)南海天然氣 日產(chǎn)120萬立方米樂東居民:還我寧靜的鶯歌海 火電廠該停建嗎?國電海南西南部電廠選址鶯歌海惹爭議 兩方各有說法樂東投資663萬專項整治鶯歌海鹽場15年“臭水溝”?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