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中學陳鏞同學。 南海網記者譚邦會 攝
????一說起海南的熱帶植物見血封喉,很多人很自然地想到它很毒,不敢靠近。可是,在海南中學,一名為陳鏞的高三學子不經意間“邂逅”見血封喉樹,不僅讓他發現了這種熱帶植物的巨大價值,還因此讓他獲得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資格。陳鏞也因此成為海南建省以來首例獲得該項大賽資格的中學生。
????毒性殺蟲研究源于細心發現 數次“蹭”研究院實驗室
????2009年的一天,還在上初三的陳鏞回農村老家,細心的他,發現海南一棵要兩三個人才能抱住的熱帶植物——見血封喉,卻很少有病蟲害,樹體非常完好,難道它自身有某些成分,可以讓它殺死蟲害?正是這么一個想法,讓陳鏞開始“著迷”于研究見血封喉樹。
????見血封喉是桑科植物,其主要成分是強心苷,具有很強的毒性。這種成分具有殺死病蟲害的特性?于是,陳鏞開始提取其中的成分進行研究:通過利用體外殺線蟲活性篩選的方法,陳鏞證實了見血封喉種子的乙醇提取物對線蟲具有一定的毒殺活性。在活性的跟蹤指導下,通過天然產物化學分析手段,陳鏞又尋找到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和glucostrophalloside兩個毒殺線蟲的活性成分。再經過進一步的殺線蟲活性研究,陳鏞發現,強心苷glucostrophalloside在72小時的殺滅線蟲的活性最強,對線蟲的毒殺率達到了53.34%。
????當然,陳鏞的研究也并非一帆風順,在研究過程中,他很快發現利用目前書本上學習的知識,有些技術及專業問題無法進行。于是,他不僅得到了學校生物科技老師葉朝輝的指導,還得到了海南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專家的幫助。
????在海南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內,陳鏞還可以免費運用這里的實驗室。由于已經面臨高三,為了最大限度不耽誤學習,陳鏞去研究院做實驗都是在課余時間進行。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去了多少次研究室。“他非常好學,有專業精神,一去實驗室就呆很長時間,他呆得住,我覺得他就是未來科學家的樣子。”說起陳鏞,葉朝輝老師極為贊許。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