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海口大事記
    建省25周年歷程:1990,探索海南特色發展路數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原中倩 時間:2013-04-12 10:41:28 星期五

      助推海南開放 全國率先實行“落地簽證”

      這一年,在中央給予海南的諸多扶持政策中,在全國率先實行的“落地簽證”政策是影響較深遠的一項。

      新建省和大特區效應,吸引著人們紛紛前來考察、旅游、尋求各種機遇。尤其海外華僑回瓊旅游考察,美國、日本等國家也紛紛組團前來商務考察,帶動了海南旅游市場。

      1988年5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投資開發建設海南島的規定》:從當年6月起,對到海南的境外客商和旅游、探親人員的入境實行“落地簽證”的辦法。

      由于種種原因,落地簽證政策在前兩年并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時任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處簽證科副科長的文武斌回憶說,“當時兩個口岸有8個工作人員,但入境人數很少,有時整整幾天也等不到一個人。”據統計,1988年,全省辦理口岸簽證的人數僅249人,到了1989年也僅有375人,主要原因是當時我國駐外使領館、國外航空公司大都對這一政策不了解。

      1990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海南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國家有關部門根據江澤民同志的指示精神,對落地簽證政策執行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予以明確。

      1990年7月,國務院特區辦、外交部、公安部、中國民航局聯合發出《關于落實可在海南海口、三亞口岸就地辦理入境簽證的通知》。《通知》明確,與我國有外交關系或者官方貿易往來的國家或地區的外國人,因故來不及辦理來我國的簽證,而購買直抵海口或三亞的飛機票時,可按規定在海口和三亞兩口岸辦理入境簽證,停留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5天。

      由此開始,海南率先在全國實行“落地簽證”制度,極大地方便了境外客人進入海南,促進了海南旅游的發展和國際知名度的提升。

      特區省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使海南在對外開放的各個環節享受了許多獨有的政策,也為此后的26國旅游團隊免簽、航權開放等政策奠定了基礎。

      清醒認識“冷”與“熱” 全面加快發展步伐

      這一年,由于宏觀形勢的變化,建省辦經濟特區初期的熱潮有所消退。資源豐富、地理優越、政策優惠等有利因素也不少,但要想真正實現這樣大跨度的飛躍,海南人深感步履之艱難。

      對于這一切,海南的決策者們有著清醒的認識。唯其如此,他們能夠保持冷靜,遇“冷”而不失信心。省委書記許士杰一再告誡海南各界人士:要看到海南的困難和不利條件,認真加以解決和改變,僅僅“熱”上一陣,是建設不好海南的。

      充滿激情但不冒進,滿懷理想而不狂熱。決策層的這種明智的姿態影響著眾多的海南人。這一年,海南全面加快了發展步伐,有了更多的第一:

      海洋大省有了第一艘遠洋萬噸級巨輪;第一家保稅工廠獲準成立;第一家高爾夫球場動工興建;第一輛微型轎車開發成功……

      1990年,海南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大的突破: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基本建成,公路通車里程1.29萬公里,通車密度38%,名列全國前茅;大廣壩水利水電樞紐工程、鳳凰國際機場經國務院同意,批準動工;海口市成為全國繼廣州之后實現電話程控化的第二個省會,也是電話普及率高居第二的省會城市……

      為迎接未來的起飛,海南在大筆勾勒“硬”環境的同時,也在一點一滴精雕細刻著“軟”環境:

      ——在已經建立的金融、外匯市場的基礎上,籌建勞務、物資、科技市場;

      ——在已經形成的“小政府,大社會”格局下,進一步完善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并把經濟職能放到社會經濟組織中去;

      ——建立健全保障社會正常運行的各項法律和規章制度;

      ——開展以講衛生和遵守社會公德為中心的文明活動,以凈化社會風氣;

      ……

      90年代的第一年,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海南已是一幅新景觀。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