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說
親歷全國首個海洋廳組建過程的李向民———海洋強國大勢所趨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4/22/31b45c256781db87605c06171fae5252.jpg)
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李向民。劉卓攝
■見習記者易宗平通訊員劉卓
多少次,夢中浸潤著湛藍海洋的氣息;多少次,眼前升騰起海洋強省的愿景。
正屆知天命之年的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李向民,4月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自己能親歷海南建省以來海洋與漁業機構的改革,尤其是對于從海洋大省到海洋強省再到海洋強國戰略的升級,他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海南的最大希望在海洋,最大潛力在海洋,這樣的預期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大學畢業后,李向民致力于海洋與水產研究,由于成果突出,榮獲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
李向民回憶,1995年3月25日,作為我國首個省級人民政府管理海洋的廳級職能機構——海南省海洋廳,在鞭炮聲、歡呼聲中掛牌成立。“這標志著省人民政府管轄廣闊海域和島礁的權力的加強,把我省海洋綜合管理和海洋經濟開發工作推向新的階段。”李向民如是說。他透露,為打造科技創新的人才高地,目前我省正在組建海洋與漁業科學院。
就戰略提升來看,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面臨新的機遇。李向民介紹,海南擁有大型珍珠、石斑魚等眾多熱帶海洋珍貴品種,2012年我省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GDP的1/4,海洋經濟已成為支柱產業,其中水產品、羅非魚出口均居全國第一,深水網箱養殖基地規模和產量在全國乃至亞洲都名列榜首。他認為,地級三沙市的設立,其發展機遇對南海漁業資源保護、漁業產業發展以及海洋漁業科研,都將發揮巨大的引擎效應。
風物長宜放眼量。在指出“海洋強省”經濟支柱的同時,李向民還解析了“海洋強國”的戰略定位:以“自主創新、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為方針,以國家需求和科學目標帶動,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加快產業化步伐,從而朝著“三大取向”邁進,即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壯大海洋經濟推動社會發展、力促海洋科研實現新突破。
海南詞典
委托運營
國有資產委托運營是海南經濟體制改革中一項大膽的制度創新。
1995年5月,為提高企業國有資產運營效率,確立行之有效的、以產權關系為紐帶的國有資產管理運營新體制,省人大常委會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海南經濟特區企業國有資產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企業國有資產的運營方式采取“委托運營制”和“授權管理制”。
企業國有資產委托運營,是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將公司制企業的國有資產通過招標議標和合同方式委托給其他企業進行運營,并由受托企業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翌年5月,海南南方飼料廠、瓊州賓館等首批5家企業的國有資產實行委托運營,國有資產委托運營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公務員考試
1995年,海南首批國家公務員過渡考試全部結束,共有57個單位的4300多人參加了考試。
這次考試的平均合格率為98%,省直機關一位處級干部、六位科級干部因為沒通過考試被免職調離原單位。
實行公開考試,擇優進人,是公務員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傳統機關進人方式的重大改革。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