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海南保亭山城蔥郁滿目,正是豐收季節。
地處山區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依托本身的綠色資源,在低碳、旅游和特色優勢農業上做文章,走出一條“農旅相融”的特色產業致富路,給農村帶來了新氣象。
旅農相融發展 生活“農樂樂”
七仙嶺腳下,一棟棟別致的小洋樓掩映在椰林中,穿過一段平坦的山路,“阿清嫂農樂樂”的招牌躍入眼簾。老板黃明奇正忙著殺豬宰雞,“今天是周末,很多客人一早就打電話來預訂飯菜了。”
2012年起,保亭連續三年對“農樂樂”項目進行扶持。每年扶持資金不少于500萬元,并安排1000萬元推進鄉村風情農家旅館建設,力爭建成2至3個示范點,鼓勵有條件的鄉鎮村莊全面鋪開,把農家變旅館,把村莊變景區,建設鄉村度假基地,實現農民就近就地就業。
“企業+農戶” 農產品更好賣
“咕咕!咕咕咕!”8月29日上午,在什玲鎮生態養殖基地里,什玲雞羽毛光亮。
“這1000多只雞已被提前預定了?!别B殖基地老板說,如今養雞不用擔心虧本,市場價格好時好出手,價格低迷時,公司也會按協議保本收購,農民利益有保障。
“開展企業與農戶的有效合作,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北Mたh農業局負責人說,引入企業投資,以“公司+農戶”形式實現市場接軌,是近年來保亭特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
截至去年,全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12家,成員總數2825人,示范帶動8930戶農民。
農業產業化 收入多元化
保亭是國家級貧困縣,過去,縣里對扶持農民的辦法多為現金救濟和種苗發放等“輸血”方式,難以建立起農民增收的“造血”功能,常出現“農業豐收不豐年”、“年年扶貧年年貧”等現象。
“促農增收應當轉變思路,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實現農業產業化、規?;r民收入多元化、生態化,才是真正的民生實惠?!北Mたh委書記鄭作生說。
通過旅游開發、養殖、種植等不同增收辦法,帶動農民收入多元化、產業化。2012年全縣農民人均年收入5598元,同比增長24.9%,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12%。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