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诰W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诰W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國興中學黎錦班開課10年 傳承經典織就快樂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陳蔚林 黃一丹 時間:2014-03-25 08:53:13 星期二

      陳丹老師在輔導學生編織黎錦。   本報記者 王凱 攝    

      下午4點,海南省國興中學黎錦班的一臺臺織機前坐滿笑盈盈的學生。據了解,黎錦班已經走過10個年頭。這些年,先后有近千名學生從這里學會了簡單的黎錦織造技藝,也收獲了學習之外的快樂。

      趣味教學傳授繁復技藝

      每一臺織機有1000?根紡線,每一根紡線又有兩條絲線,要穿好它們可不容易。就只是一條纖細的腰帶,技術嫻熟的織工也要織上近兩個月才能完工?!崩桢\班教師陳丹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黎族姑娘,談起如何讓中學生們接受一項如此繁復的技藝,陳丹有些自豪,“我自有一套辦法。”她站在一臺水平織機前,指著密密排列、層次井然的紡線告訴記者,“我專門做了一個模型,可以簡單明了地演示繞線的原理?!?/p>

      “另外,這些水平織機、腰織機等紡織設備如今都有了新的書面名稱,但略顯拗口難記。在課堂上,我還是用著黎族口口相傳的簡稱來與學生交流?!标惖ぶ钢谛⌒奶艟€的初一女生梁林苑說:“你看她手中像月牙一樣的‘挑花刀’,我們就直接叫‘小刀’,多好記?!?/p>

      在織錦中增進同窗情誼

      記者留意到,在教室一角,高二學生李瓊珠正坐在竹席上,腳踏著腰織機的底邊橫木,手指翻飛,靈巧熟練地編織一條白底藍紋的腰帶。

      “你看,現在這里的花紋還是開口的,等我織好下一步,花紋就合起來了!”李瓊珠的語調上揚,與記者分享她的快樂,“這里有三根經線,我用緯線穿過去,如果我把外面兩根挑起來,它會變成五根線,否則就會合成一根線,很神奇吧?”

      記者在黎錦教室里感受到了快樂熱烈的勞動氣氛,有的學生使用的水平織機花面是朝下的,就有人幫她拿著鏡子,反照著花面;有的學生織錦技術還不太熟練,總是甜甜地喚著老師同學前去幫忙;有的黎錦作品篇幅較大,兩個學生就并坐一起,默契配合著,各司其職,忙碌又充實。

      “織錦不僅能培養孩子們的手工和耐心,在無形中還促進了孩子們的友誼,讓他們學會合作交流。”陳丹說。

      在傳承與創新中收獲快樂

      “這只飛翔的小鳥是甘工鳥,黎家人也把它稱作‘吉祥鳥’、‘愛情鳥’,在海南,它的故事家喻戶曉”、“這條蜿蜒的金色圖樣是龍,黎家人把龍當作吉祥和美好的象征”、“這些顏色鮮艷、絢麗多彩的波浪紋是水,黎家人認為水是萬物生長的源泉”……談起黎錦圖案的寓意,陳丹如數家珍。

      “學生自己設計圖案會將時尚融入經典,常常創作出令人驚喜的作品。”她指著梁林苑正在編織的作品,只見一雙大手托起火紅的太陽,一對恩愛的甘工鳥盤桓在紅日之上。

      “傳統的黎錦中,極少有如此形象的手掌圖案出現,是學生們敢于創新,才有了這樣一幅幅生動活潑的作品?!标惖忧榈卣f,“這十年,我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為的是讓近千名學生從我這里成為了黎錦技藝的傳承者,在他們手中,黎錦技藝得到了不斷發展,煥發了勃勃生機。”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