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仔戲”展演現場。 ??谕韴笥浾?黃一冰 攝
“海南公仔戲”展演現場。 海口晚報記者 黃一冰 攝
紅紅綠綠的幕布下,古老的夜燈發出微黃的光,一場好戲即將開始。燕語鶯聲,嬉笑怒罵,臺上趣味正濃,臺下氣氛微醺,戲里戲外品味人生別樣滋味。15日晚,第二屆??谑袊壹壏沁z項目“海南公仔戲”展演在海南省??谑腥嗣窆珗@東西湖邊三角地帶廣場拉開帷幕,接下來的十天的時間里,來自??诟鬣l鎮的24支公仔戲隊伍,將擎著衣冠楚楚、神形各異的木偶人,在布幔圍遮的小戲臺上,古曲古調舊詞唱著新期待。
現場:小戲臺上演繹千姿百態
“哐!哐!哐……”15日晚7時30分許,海南公仔戲展演開臺鑼鼓敲響了。新坡藝新木偶戲團的演員在自搭的小戲臺上,一邊操控著被刻畫成劇本里各種不同人物形象的公仔,一邊做出慢走、快跑、跳躍、翻身、說話等惟妙惟肖的動作,讓觀眾與劇中人一起同喜樂、共悲歡。
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傀儡戲或手托木頭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藝術品種之一,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海南在元代已出現手托木頭戲,民國十九年陳銘樞《海南島志》記載:“戲劇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頭班之演出,來自潮州?!苯浝纤嚾讼鄠?,公仔戲最先傳入??诔青l,三江鎮是公仔戲的重要據點之一,至今已有500年以上的歷史。因它的產生比瓊劇還要早,故瓊劇藝人稱公仔戲藝人為“師兄”。目前,海南公仔戲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重點保護名錄。
一張臺,幾塊幕布,數十個木偶,10人左右組成一個戲班,加上民間的八音樂曲,便可唱一臺公仔戲,其演出內容也多種多樣,戲班會根據不同的喜慶活動演出不同的劇。公仔戲里有各種角色,包括文生、武生、文旦、武旦等,在小戲臺上演繹著臺上臺下的千姿百態。
危機:生存與傳承遭遇雪上加霜
解放初期,公仔戲在??谑忻捞m區三江鎮十分興盛流行。據了解,當時三江鎮有12個自然村,村村有公仔戲班,從藝人數有200多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公仔戲遭到嚴重破壞,幸得一些老藝人把偶像(指公仔本體)藏匿保存了下來。文化大革命后逐步恢復活動,目前,三江鎮共有8個公仔戲班,全??谟?0多個。
“我的祖父、父親都是公仔戲團團長,相傳了一百多年了,但到了我這一代人已經無人可接這個家當了。”三江瓊英公仔戲團團長黃瓊英告訴記者,目前戲團里的演奏人員全是70歲以上的老藝人,演員中最年輕的新人也有38歲,“尚存的公仔戲班已‘青黃不接’,隨著老藝人去世,公仔戲有失傳的危險?!?/p>
黃瓊英表示,公仔戲一年中演出時間大部分集中在農歷一、二、三月,演出費用處在比較低的水平,平均一場演出價格大約為2500多元。淡季時更慘,幾乎沒有演出機會,即便有價格也只有1500元左右,“平時沒表演,我們的演藝人員會去打散工或種菜種地,賺取一些生活費?!?/p>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因為一些新潮文化的沖擊,公仔戲的青年觀眾逐步流失,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公仔戲團體,更是遭受著條件苦、收入低、經營難等苦楚,讓公仔戲這門古老藝術的生存與傳承雪上加霜。
措施:量身定制公仔戲保護計劃
“此次公仔戲展演就是希望以比賽的形式,擴大公仔戲的影響,培養新的觀眾群?!焙?谑蟹沁z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公仔戲是表演藝術和雕塑工藝美術以及文學音樂創作藝術的綜合體,是一個地區文化藝術發展水平的標志,也是海南生活習俗、文化的體現。
為促進公仔戲的傳承和發展,近年來??谖幕块T先后舉行了“海口市2010年首屆鄉鎮公仔戲展演”、“??谑朽l鎮公仔戲研討會”、“??谑?011年鄉鎮公仔戲周周演”以及在節慶期間開展各類展演活動,既加大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宣傳力度,又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起到了實質性作用。
據了解,公仔戲不僅是一種藝術表演,還含有一定的技術成分,手中的木偶無論是人還是動物,要做到惟妙惟肖、生動感人,其功夫絕非短時間內能練成。為了讓公仔戲能長效發展,??谑形幕块T為公仔戲“量身定制”保護計劃,不僅確定了重點公仔戲班,在經費上適當給予補助,還對公仔戲藝術進行全面系統的記錄、收集和整理,用數字化的現代技術存檔,同時確定公仔戲傳承人,多次開展“以師帶徒”活動,培養后繼人才。(記者陳小萍)
鏈接
公仔戲流行于瓊北一帶,多見于生日、結婚、考上大學等喜慶活動。根據不同的喜慶活動,戲班會演出不同的劇目。演出期間,幕后操縱者常常因唱腔唱詞的不同,做出相應動作表情,有時候比公仔還豐富和動人。(王浩寧輯)
?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