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4-11/04/2f6ed4d8cb3ba0c54840ede9a9601668.jpg)
戴好富從民間收集的黎族藥方? 蘇曉杰 攝
?
?????? 神奇的海南黎藥:驗方
?????? 黎醫,深受黎族人尊敬。他們通醫術,治百病,收費低,甚至不收費。在不少黎醫心中,所懂醫術皆為祖先傳來,不能用來發財,只應為同胞治病。但由于黎族沒有文字,所有的黎族醫術、黎藥知識,都是一代代人言傳身教而來,是一部部無字的“口書”。隨著越來越多黎族青年走出大山,進入城市生活,黎醫黎藥的傳承越來越艱難。
黎醫黎藥,是中國草藥文化大觀園的一朵瑰麗奇葩,但也面臨著傳人越來越少,甚至失傳的威脅。黎族醫藥窘困的發展現狀和傳承困難,不僅引起黎族醫生的緊迫感,科學家們也開始關注黎醫黎藥,加快了對黎族醫藥的研究和搶救步伐。
在陵水英州軍田村91歲老黎醫藍生仁家,記者曾見證一個奇跡。一位叫黃阿雄的年輕人因車禍導致雙腿骨折,醫院手術費高達上萬元。黃阿雄家窮,于是慕名找到藍生仁,藍生仁在傷腿一推一扭,瞬間就讓錯位的骨頭復原了。在經過近10天的敷藥治療后,不用手術的黃阿雄腿傷好了,記者看到他時,已經在院子里走動自如了。
“同種天然藥材的屬性、藥用都是一樣的,只是不同民族的用法、配伍不同,就起到了不同的療效?!?月27日,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合作從事黎藥研發的德國藥學專家皮特·普羅科希,前來??趨⒓犹烊凰幬锘瘜W亞歐聯合研討會,他認為,黎藥最獨特最神奇的不是藥材,而是黎醫對天然藥物屬性準確和獨到的認識,以及特殊神奇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當黎藥遇上現代醫學
神乎其技亦難傳承
“黎族在惡劣環境下為謀求自身生存,與環境、疾病、傷痛抗爭中創造出獨特文明——黎族醫藥。”這是五指山黎族醫生楊麗娜為之驕傲的本民族文化。
但令楊麗娜驕傲的黎族醫藥,當遇上現代醫學,卻面臨傳承的困境。曾接受過衛校醫學訓練的楊麗娜對黎藥有很強烈的傳承發揚意識,還組織成立了“五指山黎族民間醫藥研究會”。奈何黎醫黎藥沒有文字記載,不同黎醫根據經驗,對同種藥材有不同使用方法和配方,囿于保守和傳承的傳統規定,彼此間交流甚少,更鮮少對外人公開配方,核心藥材更是秘密采集、配制,或者搗爛、磨粉,即使藥學專家拿到藥,也無法辨認到底是哪種藥材。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黎族同胞長居深山,又有良好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傳承,對動植物的屬性都有了解,男女老幼都識得幾種常見黎藥,也能用黎藥為自己治療諸如感冒、頭痛腦熱、腸胃不適等一些小病,但他們不懂醫,遇到復雜的疾病,還是要找黎醫治療。多年來,在關注黎醫黎藥,跟隨藥學專家深入黎區調研的過程中,記者不無遺憾地發現:黎醫的生存越來越艱難,尤其是在現代醫學日益向貧困山區、偏遠地區普及的今天,黎醫的生存空間愈加窄小。
“我不能坐診,也不能行醫,因為我沒有執照。”家住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的吉信偉,其母親張玉英是非常有名的黎醫,吉信偉從母親那里學到了不少黎藥知識。但是,時代的發展,國家對醫療行業的管理更加規范,要坐診行醫需要接受正規的現代醫學教育,然后還要通過專門的執業資格考試,經過政府批準后才能合法地坐診行醫?,F在,張玉英因年紀漸長以及沒有行醫執照,已不為村民看病了。即使有村民來看病,她會送村民自己采回來的草藥,不收分文。
“黎醫的傳承都靠言傳身教的經驗傳授,不是系統的理論學習,黎醫難以取得行醫執照?!奔艂フf,當傳統黎族醫藥遇上現代醫學,黎醫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了,老黎醫不能合法坐診行醫,不僅收入銳減,地位也下降,年輕人就更不愿意學習了。吉信偉反問:“本民族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學黎醫,那么黎族醫藥怎么傳承?”
當黎族醫藥遇上現代醫學,這是吉信偉的困惑與苦惱。巧的是,幾年前,記者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中央村衛生室采訪吉中富時,他和弟弟同在一個村衛生室,弟弟是西醫,吉中富是黎醫,西醫收費高,但見效快,弟弟的收入總比吉中富高。見此狀況,吉中富的兒子也不愿意跟他學習黎族醫藥。
家住東方的黎醫方世川的黎藥知識和黎醫技能,是傳自于父親和叔叔。方世川很有鉆研精神,他不滿足于簡單的黎醫技能傳承,自己還買了不少中草藥圖譜,以及一些醫學書籍,還將自己平時行醫的案例和藥方記錄下來。他是記者采訪的眾多黎醫中,唯一能說出藥材中文名字的人?!袄杷幍挠梅ㄇё內f化,有煎煮、炒制、生搗、內服、外敷、包扎、擦洗、泡酒、食補等多種方法?!狈绞来湴恋馗嬖V記者,他用草藥治療乙肝非常有名,深圳、東莞、徐聞、???、三亞等地,都有患者慕名前來求醫。
“我比父親、叔叔的醫術更高明,我借鑒中醫的一些理論和驗方,對他們傳下來的驗方進行調整、完善,療效更好?!彪m然對本民族的醫藥和自己的醫術深感驕傲,52歲的方世川還是有些“悶悶的”,女兒嫁去了外省,兒子也在外省當兵?!安恢腊盐业尼t術傳給誰,我們規定傳男不傳女,女兒未出嫁前還偷學過我的醫術。雖然有人找我學,但我一定要挑人品可靠的人傳授。”盡管沒有理想的傳人,方世川也不肯將他的行醫筆記向記者展示,更不愿向外人公開。
陵水藍家世代行醫,至藍生仁已是第五代。91歲的藍生仁雖然醫術精妙,但越來越衰老,他不知道在他身后,還能有多少醫術留給世人。
搶救驗方以拯救黎藥
搜集黎族民間驗方7776條
黎族醫藥窘困的發展現狀和傳承困難,不僅引起黎族醫生的緊迫感,科學家們也開始關注黎醫黎藥,加快了對黎族醫藥的研究和搶救步伐。“黎族同胞世居熱帶雨林遍布的大山,在過去缺醫少藥的環境下,黎族同胞只能依賴于草藥解除病痛?!敝袊鵁釒мr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戴好富說,黎藥不僅藥用資源豐富,而且用法獨特,頗具民族特色,往往有神奇療效。
采訪中,幾乎所有黎醫都認為,黎醫黎藥的發展源于黎族同胞對生活勞作的經驗認識與積累,在發展初期有很多偶然性,但代代傳承下來,成為越來越豐富的經驗療法,也漸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可惜的是,黎族沒有文字,因而黎族沒有自己的醫書,黎藥的使用和祖先的黎醫知識也只能以口相傳。
“黎藥神秘不在于藥材,在于使用方法,很多黎藥的使用方法在中藥里未見記錄,或者說沒有?!彪S著對黎醫黎藥研究的深入,戴好富最嘆服的還是黎醫千變萬化、神奇獨特的黎藥使用方法。
比如,在中國,婦女生孩子坐月子是人所皆知的一種習俗和保護婦女生育期身體健康的一種方法。但記者在尋訪黎藥的過程中,卻發現有的黎族地區婦女生孩子不用坐月子,他們用多種補血行氣的草藥,起到祛濕、活血、收宮、除惡露的療效,幫助產婦迅速恢復體力,24小時后能下床活動,滿周日(黎族的12天為一周)能下田。
方世川向記者介紹了他了解到一種食藥同補的療法:用益母草、仙茅等幾種草藥煮飯或者燉雞,產婦吃了就能迅速復原。
吉信偉還介紹了一種老人治療咳嗽的土法。將粗糠柴枝條的皮剝下來,放進嘴里簡單咀嚼后,將樹皮環繞系在脖頸上,對久咳不止的疾病很有療效。像這樣的治療方法,以往聞所未聞,既不口服,也不外擦,那么,人體如何吸收樹皮中的藥用成份呢?
正因為黎醫用藥方法不同于其他民族,戴好富決定首先做好兩件事:一是建立黎藥園,將黎族常用植物藥的品種收集栽種,做好黎藥資源保存;二是收集黎族民間驗方,保存好這些驗方,也是對黎醫黎藥的文化搶救。在過去10年里,戴好富帶領團隊深入五指山、瓊中、昌江、白沙、三亞等市縣的黎族居住地進行實地調查,向當有名的黎醫收集藥方,但是大部分黎醫都不愿意將自己的藥方向外人公開,但黎族人重感情,戴好富就和黎族同胞喝酒,兄弟相稱交黎族朋友;或者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其他驗方與黎醫交換,10年下來,戴好富團隊收集到黎族民間驗方7776條,涉及600多個病種。2012年,海南啟動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其中有黎藥專項調查,調查小組在短短1年多時間里,也搜集到黎族民間草藥方600多個,并驗證了54個驗方。通過對黎醫的訪談和驗方的疏理,調查者發現黎藥治療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感冒、風濕骨痛、骨折、蛇蟲傷、槍彈傷、婦科病、腎炎腎結石、黃疸性肝炎肝腹水、帶狀皰疹、皮膚病等。
同時,海南省藥物研究所也與海南黎族醫藥研究協會合作,分批收集到250例黎藥民間驗方進行整理,對驗方使用的部分原植物加以鑒定,最后集結成《海南黎族民間驗方250例》出版,這使更多黎藥驗方得以用文字、書籍的形式保存下來,也使后來的研究者有了可查找的文字資料。
看來,神秘獨特的黎醫黎藥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等待科學家、藥學專家們去破解。
?
相關鏈接:
只靠口頭傳授處方從不外傳 3000歲黎藥或將消失海南黎藥:入得大山皆是藥海南藥物研究所與民間組織合作挖掘黎藥精髓 ?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