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村里有合適的房子出租,我們就不用住在車上了。”盡管這輛上百萬的進口房車頗為豪華,上面臥室、衛生間、客廳一應俱全,但對于70多歲的老教授韓士貴和他的老伴來說,住在房子里似乎更有家的感覺。然而,遺憾的是,老教授居住的傳統古村落羅驛村雖有眾多傳統民居,卻難以滿足游客的住宿需求。
??? 傳統村落民居大多閑置
韓士貴老人是黑龍江人,退休后就打算找個好地方養老,還帶著專業的檢測設備到全國各地考察,幾個月前最終選擇了在澄邁的羅驛村長住,為此老人的兒子專門在美國訂制了這輛房車,運到羅驛村。“我們在盈濱半島也買了房子,但還是更喜歡村里的環境。”韓士貴告訴記者,他平常就在村里種地,和村民、游客分享他種出來的果實,日子過得很滋潤。
日前,住建部等7部局剛剛公布了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我省有12個村落入選,其中有9個屬于澄邁的火山巖古村落,羅驛村位列其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巖建造的古村落,羅驛村獨特的傳統民居風情吸引的不止韓士貴一個,許多游客游覽過后都希望在村中能夠長期居住下來。
已有800多年歷史羅驛村倒真的不缺房子,村中的火山巖古民居多達數百棟,但是大多數卻處于空置狀態,未能給當地村民帶來經濟利益。與羅驛村堪稱兄弟村的老城鎮石石矍村此次也入選了中國傳統村落,在該村一棟石屋中,92歲的老人馮開煥正和老伴吃著午飯,而在大多數傳統村落中,也只有這樣上了年紀的老人還住在老房子里。
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正加劇著海南傳統村落的“空心化”,而“空心化”也造成了傳統村落的衰敗。記者走訪發現,盡管澄邁、海口一帶以火山巖為建造材料的傳統民居還是比較堅固耐用,但也有不少房子因長年無人居住而出現了房梁坍塌等自然損壞的情況。
古村保護要與開發相結合
住房與文物不同,越是有人使用,越容易留存,因此,對傳統村落進行活態保護和利用,形成人、村和文化的良性循環互動至關重要。
慶幸的是,海南民間傳統上對祖屋的重視,以及火山巖古村落巷道較窄等原因,村民們在選擇建新房時基本都是擇地另建,并不拆毀舊房子,使得這一古老傳統民居得以在瓊北地區大量成片保存下來。
當地政府已經越來越認識到這些古村落的價值,去年澄邁從全縣47個火山巖古村中精選23個古村落,整體打包,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同時,該縣還將對古村的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利用各級財政資金對古村進行基礎設施完善、田洋整治以及房屋修繕。
澄邁縣旅游委工作人員馮海沙告訴記者,此前已對羅驛村的40余棟火山巖民居做了保護性的修繕,但現在這些房屋盡管很有特色,卻因為沒有現代化的服務設施如衛生間等,而無法用于接待游客,接下來他們會打造出一個適合旅游接待的樣板間,然后鼓勵村民進行改造。
而資金依然是傳統村落保護和開發中的難題,石石矍村小組組長馮乃文告訴記者,游客來得多是好事,起碼先把村里的名聲打出去了,日前村里已成立了相關的文化協會,目的也是希望藉此擴大影響,能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對該村進行整體打造和開發。
?
相關鏈接:
海南10種傳統民居類型入選《中國傳統民居類型全集》海南傳統民居缺乏資金保護困難 漸被混凝土樓取代中國傳統民居全集編撰完成 海南10類民居入選海南10種民居入選《中國傳統民居類型全集》瓊北傳統民居演替?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