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4-12/08/d73e40fcc6138a22dc98c6037d5f26bc.jpg)
根據住建部的定義,“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傳統村落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凝聚著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華夏子孫文化認同的紐帶;保留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海南地處南海之中,獨特的地理環境,其中傳統村落千百年來形成的聚落文化,包括存留于它們當中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又凸顯出豐富的地域文化標簽。然而,從2012年至今,海南僅有19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瓊州鄉村之美,還需要更加深入和廣泛的挖掘和展示。?——編者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游局等7部局近日公布了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海南共有12個村落入選,加上此前第一批入選的7個村莊,我省的中國傳統村落數目達到19個。
全國排名第21位
從2012年以來,全國已有2555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海南的19個僅占其中的0.74%,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排名第21位。
就全國來看,傳統村落的分布數量是極不平衡的,有趣的是,傳統村落保護較好的地區,往往是“老少邊窮”地區。排名第一的云南(502個)和排名第二的貴州(426個)加起來就占了全國傳統村落總數的36.32%,超過三分之一,海南還不及其一個零頭。
相比之下,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轄市的傳統村落數量極少,排名倒數第一的天津只是第一批有1個村莊入選;而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近代“闖關東”目的地的東北地區,傳統村落也屈指可數,遼、吉、黑三省都只是個位數;此外,寧夏、甘肅、西藏、新疆等偏遠地區傳統村落數量也少于海南。
廣東、廣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區的傳統村落數量普遍在100個左右,浙江情況比較特殊,雖然屬于經濟發達地區,且面積不大,但傳統村落數量僅次于云南和貴州,達到176個。記者去年曾隨省住建廳考察浙江的鄉村建設,就很感嘆當地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浙江也是最早提出美麗鄉村建設的省份。
省內分布不均衡
海南的傳統村落數量在全國來說不但偏少,而且在省內分布也極不平衡,19個村落中,澄邁占了9個,高居榜首,海口4個,三亞、樂東、定安、文昌、東方、昌江各1個,如果將這些村落一一標在地圖上,就會發現傳統村落在海南經濟相對落后的廣大中部民族地區還是一片空白。
根據住建部最近組織的全國傳統民居類型調查,我省共有十類傳統民居類型,澄邁入選的大美村等9個村莊及海口市的三卿村、東譚村都屬于瓊北民居中的火山石民居;三亞保平村和樂東老丹村都是瓊南民居中崖州合院的代表;東方白查村則是瓊中南黎族民居中的船型屋代表;昌江洪水村是金字型屋的代表;文昌的十八行村是瓊北民居的多進合院代表。
但遺憾的是,這19個村落并不能完全涵蓋海南全部傳統民居類型,如海南極具特色的瓊南民居中的疍家漁排、瓊西南民居中的軍屯民居和儋州客家圍屋就沒有相關村落入選。
省住建廳村鎮建設處調研員朱運梓告訴記者,海南的傳統村落數量肯定遠遠不止19個,僅在文昌、定安、海口等市縣就有不少傳統民居保存完好的村落,但由于申報資料不完整等多種原因未能入選。
傳統村落面臨衰敗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我省古村落古建筑保護的正確觀念可以說尚未形成,法規政策宣傳不夠。部分基層干部認為,經濟發展是硬道理,古村落古建筑保護是軟任務,而且保護工作投入多、收益慢,在政府財政有限的情況下,只能是有所取舍,對古村落保護重視不夠,這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傳統村落的衰敗。
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可以說傳統村落正遭遇“千年未有之變局”。據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調查,近年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地頗具歷史、民族、地域和建筑文化價值的傳統村落數量正以平均3天1個的速度消亡。
海南目前尚未有相關的研究統計數據,但曾參與傳統民居調查工作的雅克海南總建筑師陳德雄告訴記者,這次調查最困難的就是已很難找全黎族船型屋的所有實物類型,而就在數年前,船型屋在我省中部地區還比較常見。
記者走訪海口、澄邁多個傳統村落也發現,盡管一些傳統村落的古民居保存比較完好,但被閑置是很普遍的現象,農村年輕人口大量涌向城市,房屋乃至整個村落被閑置甚至遺棄,只有少數老人留守。
澄邁是最大贏家
海南傳統村落中大量古建筑民居得以保存下來,與當地對祖屋重視的傳統觀念不無關系。一般來說,村民在建新房時,通常是擇地另建,對老房子盡量保留其原樣。在保護海南傳統村落和民居方面,一些有遠見的村干部起了很大作用。
當下,我省的中國傳統村落還基本沒有進行相關的旅游開發,但傳統村落的魅力卻不可小覷。近日,記者在澄邁縣老城鎮羅驛村采訪時,就碰到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來自河北的胡艷女士告訴記者,她因工作關系長住澄邁,只要是有家鄉的朋友到訪,她都會帶著來羅驛村參觀。而每到這時,羅驛村村委會副主任李運達就會當起免費導游,向游客們講述村里的各種典故。
我省還將美麗鄉村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相結合,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村落培育成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特色文化村。如澄邁就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古村落修復、文物保護結合探索發展,并將23個火山古村落打包申遺,堅持規劃先行,探索出一條鄉村發展的新路。因此澄邁在我省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12個就占了9個,成了最大的贏家。
?
相關鏈接:
海南傳統村落怪現象:游客無處住宿 村中民居閑置海南澄邁傳統村落游客住宿供不應求 民居大量閑置守望鄉愁,傳統村落期待活態保護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布 海南12個村落入選采礦場和傳統村落緊挨 海口村民擔心破壞古遺址 ?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