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潭門風情小鎮 ?張杰 攝
?
?
中原鎮上迷人的綠蔭街道? 張杰 攝
?
?
福山風情小鎮? 張茂 攝
?
“這里的房子真漂亮,走在這條街上感覺真不錯。”1月4日,漫步在瓊海市中原鎮墟主干道兩旁高大雨樹搭建起來的綠色走廊里,欣賞著街道兩邊色彩明麗具有南洋風情的小樓,來自湖北的陳莉莉舉起相機,拍個不停。
在一年多前,瓊海市中原鎮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鎮,而如今,被打造成為獨具南洋風格的風情小鎮后,中原鎮開始迎來眾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自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之后,經過近幾年的推動,海南的風情小鎮為正在轉型中的海南旅游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1月6日,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印發《海南國際旅游島特色風情小鎮(村)建設總體規劃(2011—2030)》(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海南至2030年打造100個特色旅游風情小鎮的目標。這也意味著,海南的風情小鎮旅游,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到2030年?海南或將擁有百個風情小鎮
早在5年前,風情小鎮的建設就已經列入了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規劃當中。今年編制完成的《規劃》,則是有關部門在充分吸取近年我省風情小鎮建設經驗后,邊實踐邊完善而最終完成的。
《規劃》明確提出了海南特色風情小鎮(村)建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將建設55個特色旅游風情小鎮,500個特色風情村;到2030年打造100個特色旅游風情小鎮,1000個特色風情村。各市縣每年至少抓一個特色風情小鎮建設,爭取通過若干年的滾動建設,把特色風情小鎮打造成國際旅游島的特色名片。
針對海南東、西、中部組團不同的特點,《規劃》也為各個組團的發展重點進行了規定:海南省東部組團旅游資源開發相對比較成熟,要依托著名風景區,發展熱帶農業和濱海度假觀光旅游、海洋旅游等東部特色旅游風情小鎮(村);西部組團依據全省產業布局,充分利用西部產業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型旅游風情小鎮和文化旅游風情小鎮(村);中部組團優先開發綠色生態旅游和民俗風情旅游。
《規劃》還對特色旅游風情小鎮(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接待設施、環境保護與風貌建設控制、旅游產品開發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列出了100個特色旅游風情小鎮、1000個特色風情村名錄,并進行了詳細分類說明。
風情小鎮豐富了?鄉村旅游內涵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推進,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業支撐、人口聚集、文化魅力獨特的風情小鎮,是適應國際旅游島需要、豐富特色旅游產品、承載巨大客流量的必然選擇,也是海南特色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海南的風情旅游小鎮建設也開始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出現了比較成功的典范。
在記者采訪中,很多專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瓊海,在專家們看來,瓊海的風情小鎮建設模式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典范。2012年底,瓊海市委、市政府啟動“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發展戰略,在全市推進特色風情小鎮的建設,走獨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如今,經過兩年多的打造,瓊海現在已經完成了12個小鎮的風情化改造,實現“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產業”。這些風情旅游小鎮已經成為海南新興的、新型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瓊海的博鰲、潭門等小鎮在推進風情化改造的過程中,還因地制宜注入了產業,不但滿足了游客的需求,同時也引導了當地居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海南省外事僑務辦調研員征庚圣對瓊海的風情小鎮發展模式十分贊賞。
而另外一個成功的案例,則是觀瀾湖打造的電影公社。“其實,電影公社就是一個在一張白紙上蓋起來的風情小鎮。這里面的文化元素和特色業態都非常豐滿。”海南省旅游協會秘書長王健生告訴記者,作為觀瀾湖旅游度假區的一部分,電影公社的出現也開啟了海南旅游度假區開發的新常態,“以往的很多度假區都是相對封閉的,游客一般都只是待在酒店里,或者在酒店私屬的海灘。”
去年前11個月,全省鄉村旅游點累計接待游客548.56萬人次,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海南旅游的重要部分。作為鄉村休閑旅游的一環,風情旅游小鎮為鄉村旅游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豐富了鄉村旅游的內涵。
眾多的旅行社也紛紛推出了風情小鎮游的產品,一位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風情小鎮游十分受一日游客人和家庭游客的歡迎。
“在以往海南的旅游發展中,往往忽視了島內游客市場。而現在,風情小鎮旅游則充分將島內游客市場開發起來,滿足了島內居民出游的需求。”在征庚圣看來,風情小鎮旅游的發展,也讓島內居民分享到了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成果。
風情小鎮建設?要注重“四態融合”
對于省里此次出臺的《規劃》,很多業界人士在接受采訪時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海南如此重視風情小鎮的建設,將會使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進入一個深水區,旅游的開發也將從東部沿海向中部、西部縱深。
“雖然經過幾年的發展,海南的風情小鎮旅游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地方的風情小鎮還存在缺乏產業支撐和本土特色挖掘不夠的現象。”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教授陳才如是說。
陳才建議,在下一步風情小鎮的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四態融合”,即形態,業態,文態,生態的融合,“以瓊海為例。先由政府投入進行風情化改造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當小鎮在形態上有所表現后,就能夠吸引一些業態進駐,比如出現了餐飲、住宿等業態。而業態的注入,也豐富了當地的文態。
?
相關鏈接:
?海南:建100個特色風情小鎮和1000個特色風情村
海南新型城鎮化建設繼續發力今年再建一批風情小鎮示范鎮
高水平打造一批特色風情小鎮
海口靈山鎮舊城改造有序推進 打造國際旅游風情小鎮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