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俊杰
    文學青年海南變身發明家 研發車用能源獲國際大獎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繆影影 時間:2015-05-22 09:27:47 星期五

      據中國發明協會消息,在2015年4月19日結束的第43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我省占小玲教授的兩個參展發明專利“車用甲醇清潔燃料”、“車用微乳化燃料”均榮獲金獎。他還獲得由俄羅斯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意大利發明家協會、中國發明協會等機構授予的5個國家特別獎。(圖據中國商務新聞網)

      文學青年投身能源研發

      占小玲生在鄱陽湖畔的江西省都昌縣。自小他便是一個頑皮的孩子,總喜歡找些瓶瓶罐罐做試驗。他曾用奶奶的鹽罐子配湖水、配糖熬制。

      初中畢業后,占小玲到九江某中學擔任化學老師,期間愛好文學的他,瘋狂地寫小說、寫詩歌。正當占小玲的文學之路日趨平坦之時,他毅然改變了自己的追求和志向。

      “水鄉的路,水銀鋪,進村出村一把櫓。”那時鄱陽湖邊的人逐漸告別以櫓劃船代步的階段,用上了柴油機。然而,柴油供應緊張,卻是困擾著這些農家人的一大難題。

      “一定要造出油來。”這個倔強、執拗的年輕人久久徘徊在鄱陽湖邊,暗暗立下了這樣一個志向。

      “搞文學創作要熟記《新華字典》、《成語字典》,搞化學發明則要把《化工辭典》背熟。”占小玲說,那時他每天晚上都翻看、背誦那本986頁的化工辭典,直到整本書全部背熟。

      此外,占小玲查閱了近五百萬字的資料,向大學、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請教。他在夢想的道路上堅定前行,開始了從生產原理、產品性能、工藝流程、原料來源和經濟效益、成品銷售等一系列可行性研究,希望開拓出一條能源開發的路徑。

      數不清經歷了多少失敗、多少波折后,命運之神終于眷顧了這個執著的年輕人,他試驗的甲醇汽油獲得成功,并于1987年5月通過了國家鑒定。

      試驗成癮潛心研究

      1979年,占小玲頂替父親的工作,到江西木材廠工作。為了做試驗,他在附近租了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民房,并專門搭建一間“廚房”作為實驗室。

      一天晚上,占小玲在做合成反應試驗時,由于不慎引發了爆炸,他自己身上多處燒傷,租住的民房也幾乎燒毀。

      “家里人知道后,強烈反對我再進行化學研究。但是我養了半年傷后,就再次投入到研究當中。”占小玲說,1985年秋,他又開始了混合柴油試驗攻關。先用美國人研究使用的硝基化合物作添加劑,又用日本人研究使用的硝烷點火,一次次的試驗均以失敗告終!

      占小玲明白,成敗與否,關鍵在于“神奇的添加劑”。前期的失敗讓要強的他下定決心研制中國自己的添加劑。

      秋去冬來,一個又一個的不眠夜,幾十萬元投資,千余次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占小玲終于將新型添加劑研制成功。

      新型添加劑問世后,混合柴油達到了國家標準,試車試船都與天然柴油沒有差別。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和中國礦井采掘機械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先后通過了檢測和臺架試驗,認定混合柴油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并具有功力大、起動性好、燃燒充分、廢氣排放污染小、噪音低等特點。

      1987年底,混合柴油通過了國家技術鑒定,很快又獲得中國專利局非職務發明專利權。

    (編輯:蔡志飛)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