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山蘭酒,滿上! ?張杰 攝 ?
到海南旅游,一定要飲一次山蘭酒。這種因由海南黎族山區旱糯稻(山蘭稻)釀制而得名的酒,對黎族同胞來說,就像國外的香檳一樣,一般都是逢貴客來臨或重大節慶時才會拿出來痛飲的。
山蘭酒是黎族的“茅臺”,稱之為“酉并”(發音為biang)。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運用自然發酵的辦法制成。由于山蘭米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因此,以這種稀有山蘭葉制成的酒餅有獨特悠香。山蘭酒酒度不高,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還有延年益壽、補氣養顏和滋陰補陽的功效。品之,味道甜而微辣、辣而不燥,如果是放在封閉的容器內久了,開壇時真如香檳開瓶時,會發出響聲。據說,黎家婦女生孩子之后,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補養身,去濕防病。隨著時間久了,“酉并”的甜味慢慢消失,酒的香味漸濃,埋入地下一年后酒呈黃褐色,數載則顯紅色甚至黑色,此時成真正的山蘭酒。
一位來自四川的游客黃先生對山蘭酒印象深刻。他回憶,有一次他出差到了五指山,特意找到市郊的黎家去買山蘭酒,看到裝著煮熟發酵之后山蘭稻的竹簍,裹得嚴嚴實實,竹簍的底部滲出乳白色的山蘭酒,滴在芭蕉葉中匯成涓涓細流,淌在桶里。整個黎家小院彌漫著濃濃的酒香,自然、和諧、安靜,那種景致讓人留連難忘。
然而,山蘭酒的產量很小,因為釀酒的山蘭稻是種在高山上的一種谷子,每年三至四月播種,七至八月收獲,產量很低。而且因為這種酒的糖分和水分很多,保質期很短,釀成之后如不在低溫下保存,不到一周就變質變味了。所以,盡管黎族同胞種山蘭釀米酒已有很長歷史,但長期難以推廣,沒有形成生產規模,只是黎簇同胞自家釀造。直到近年,海南有企業將科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結合,在山蘭酒的基礎上生產出“山蘭玉液”,并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黎族傳統的飲山蘭酒方式獨具特色。逢貴客光臨或重大節慶,一家開壇舉寨飄香。黎族村民飲酒常常不用酒杯,釀好的酒儲藏在陶壇中,飲時“以竹筒吸之”,竹筒較細,插入酒釀的下端用竹片編成五個部分,以防吸進酵母堵住管子。飲酒時,“席間置‘酉并’一埕,插小竹管兩支”,兩旁賓客輪流吸飲,頗有蘭亭“曲水流觴”之韻致。難怪古人用“竹竿一吸勝壺觴”來感嘆這種情趣。
山蘭酒傳統的釀造方法頗為獨特。制作時,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餅”碾至粉狀摻入其中,然后放置在墊滿芭蕉葉的錐形竹筐內,上面也用芭蕉葉封蓋。三天后,朝下的竹筐尖部開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漿水,這就是山蘭純液,呈乳白色。待山蘭純液滴干后,竹筐內的酒渣還可再用黎族傳統工藝進行釀造,釀造出來的酒就是山蘭白酒。或者裝進壇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埋到芭蕉樹下自然成酒,一年后酒呈黃褐色,數載則顯紅色甚至黑色。
?
?
相關鏈接:
海南黎族山蘭酒竹竿吸勝壺觴 紅樹林酒店打度假體驗
海南黎族山蘭酒:竹竿一吸勝壺觴
海南風味小吃:山蘭酒清醇可口 椰子盅湯鮮味美
海南黎族山蘭酒:竹竿一吸勝壺觴
?
?
(編輯:蔡志飛)